
王鸿,1996年莆田学院中文系(原莆田高专93级中秘专业)毕业,曾任校广播站总编辑、中文系学生会宣传部长。2005年福建省委党校哲学专业研究生毕业。早年主要写诗,1994年在学期间开始小说创作。作品散见《诗刊》、《散文百家》、《福建文学》、《光明日报》、《新民晚报》、纽约《世界日报》等国内外报刊,被收入多种文集或选刊。主要著作有:诗集《一棵海边的树》;小说集《台北来信》;文化人类学论文《在主流与边缘间徘徊的文化矛盾》;歌词集《相聚在妈祖故乡》等。作品曾获第二届云里风短篇小说创作奖一等奖、第五届福建省政府百花文艺奖二等奖、首届中国网络音乐节最佳作词奖、“妈祖阁”海内外公开征赋评选特等奖。王鸿先后在政府、群团及党委机关工作。系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
“选择、坚持、超越”,12月11日下午,我校文正教学楼东梯报告厅内座无虚席,一场文学与成长的对话正热烈进行,现场300多名中文系的老师和学生,把掌声和欢笑毫不吝啬地送给了这场对话的主讲者、我校校友王鸿。这位在大学时候就出了第一本诗集的中文系学生,始终难忘母校这片沃土,经历了14年的人生拼搏后,他不但应邀回校与校友们畅谈自己的创作成长之路,还选择母校作为他第一本小说集《台北来信》研讨会的最佳场所,于11日上午在学校举行了小说集研讨会,与到场的老师和校友们一起感受他的“带有浓厚的心灵色彩”的内心写作,共享他那充满拼搏激情的心路历程。“回首走过的路,我感觉自己是个很幸运的人:天分并不高,生活却给了我丰厚的回报;做的还很不够,母校却给了我热烈的掌声……”在研讨会上,王鸿深情表达心中的感念。
一棵海边的树王鸿确实是个幸运的人,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个“幸运”,是因了他那超强的勤奋和努力。
1993年秋天,王鸿考上了莆田学院的前身莆田高专,成为文秘专业的一名学生。这位酷爱古典诗词、少年时代曾患上“阅读饥渴症”的学生,就像找到了宝藏,一头扎进中国现当代及西方小说的书海里。鲁迅、林语堂、钱钟书、沈从文、福克纳、海明威、马尔克斯,王鸿如饥似渴,几乎读遍自“伤痕文学”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所有知名小说家的代表作。文学的滋养激发了潜藏在王鸿心里的灵感,在大学期间,他经常诗兴大发,一首首精美的诗篇从心灵深处飞出,继而发表在各大报刊上。他在《一棵海边的树》里这样写道:
没有人关注过一棵海边的树人 站在海与树的中间往往只看到自己和几片被风吹落的叶子整个冬天 我因为一棵树的缘故苦苦守在海边它深埋着的根和我的心一道追逐着每一场潮汐……(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