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湖南农业大学 - 《湖南农业大学报》

学您的样子做一粒好种子

作者:刘谷平  风景园林与艺术设计学院    
2022-03-21     浏览(99)     (0)

种子在春意盎然中生长,你在秋意深处等待。半生风雨,稻浪滚滚,时序轮转,清风吹拂,新的种子悄然生长。

还记得,那天晚上在学校的修业学堂,我们观看了音诗画表演《我有一个梦》,精彩绝伦的表演配以谢长江先生手中真实可信的历史资料,让我们看到了你饱经风雨终有所成的一生:您在恩师金学农的影响下,决定从研究红薯改为研究水稻,立志“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您像“追着太阳的候鸟”,为杂交水稻的研究,不辞辛劳地辗转各地,成功培育出“东方魔稻”;如今,您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却将粮食的种子、胸怀天下的“种子”、坚韧奋进的“种子”留给了后来人。

当年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我很庆幸我们还能了解到这些故事。这让我们知道我们的民族里曾经出现过这样一位真正的耕耘者,您以祖国和人们需要为己任,一辈子躬耕田野,赢得了人民的热爱与尊重。这也让我们懂得怎么走好接下来的路,做一粒什么样的种子。

心系苍生,做一颗胸怀天下的种子。您说:“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最直白的誓言掷地有声,满载着您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拳拳赤子心。您心中那颗粮食的种子,在目睹群众的饥颜后悄然生长,学生时代立志学农,决心用知识寻找“不再饿肚子的方法”;面对美国科学家“水稻无杂种优势”的论断,你带领科研团队几十年如一日埋头苦干,一次次刷新世界纪录,又一次次否定自己,谢长江先生说,这正是您能一次次向着更高目标进军的原因。“志坚者,功名之柱也,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于峻岭”保障粮食安全、让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能吃饱饭,作为新中国培育出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您始终重任在肩。在中华大地上拓荒70年,你躬身稼穑的背影,已定格为当代神农的形象;人格与风范,则成为所有中国梦的奋斗者取之不竭的精神遗泽。我们都将继承您心怀天下的大爱,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脚踏实地,做一颗坚韧奋进的种子。青松寒不落,碧海阔逾澄。您曾经给出过成功的八字秘诀“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最简单的道理中,蕴藏着你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科学家品格。为了寻找关键的“野败”,您和同事在抽穗期间每个晴日的中午都要手持放大镜,弯腰在麦田里逐穴找穗,翻检了一万四千多个稻穗才寻找到6株雄性不育株。您的双脚坚实地踩在田间地头,正如演出《我有一个梦》——某天傍晚,你走在田埂迎着扑面而来的风,山野飞霞,稻浪滚滚,田间满是丰收的可喜。传承这份躬行实践的赤诚之心,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才能让更多的梦想绽放。

“风吹过稻田我就会想起您。”您带着种子的梦去向远方,又引导了人间无数个种子的梦生根发芽,我们都相信春天里的湘农青年定能传承那份躬行实践的赤诚之心,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我们也相信梦想不变——我们都有强农富国的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