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师范大学 - 《山东师大报》

王馥丽:邂逅一场与冬奥的故事

作者:钟文斐  贾晓倩    
2022-03-16     浏览(371)     (0)


一袭蓝衣桃花笑,满目星光暖人心。1月22日至3月14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主媒体中心从事冬奥会媒体接待工作的王馥丽自信阳光,一口流利的英语让这个来自山师外国语学院英语本1903班的姑娘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少时的梦与奥运紧紧交织

王馥丽对奥运会的向往,自少时便已扎根心底。2008年,还在上小学的她便关注到了北京夏季奥运会,“奥运会是全世界运动员的盛典,如果能够参与其中,是多么自豪的一件事啊!”孩子心中纯真的梦自那时便与奥运紧紧交织。2021年,王馥丽提交了冬奥会志愿者的报名申请,期望向着奥运会更进一步。虽然最终仅收到了一封感谢信,但她心中对奥运会的那份光却未曾暗淡。

2021年9月24日,王馥丽像往常一样打开学院年级群,一条跳跃着的北京冬奥会媒体中心赞助商展位运营和北京冬奥会崇礼奥运村赞助商展位运营的招聘信息瞬时映入眼帘。“如果能够入选,则意味着可以近距离参与冬奥,为国家的冬奥工作贡献一份力量,这不正是自己所期待和向往的吗?”读到此消息的王馥丽激动万分,在详细了解工作性质与招聘条件后,她满怀期待地录制了报名视频。视频中,她大方得体、侃侃而谈,将对冬奥与英语的热爱生动诠释。凭借着出色的英语表达能力,王馥丽相继获得9月28日中英文面试以及10月5日纯英文面试的资格。“冬奥会是全民盛典,我也想尽自己的一份小小力量。”王馥丽热烈地表达着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坚守着这份初心,通过重重考验,她最终获得了2022年冬奥会国家会议中心主媒体中心的赞助商展位运营服务工作。

追求之路漫漫。为能出色承担1月22日至2月20日的冬奥会工作以及2月28日至3月14日的冬残奥会工作,王馥丽每天利用早课前、晚饭后以及睡觉前的时间背诵单词。每天不少于3次的背诵明显提高了她的英语识记效果;闲暇时刻的英语泛听训练以及每晚半小时至一小时的精听练习也让她时刻保持耳朵对英语的敏锐度。大量的单词记忆、听力训练、泛读练习为她的英语高阶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让她拥有了同外国媒体进行英文沟通时的从容和底气。

在冬奥工作中收获成长

经过几次严格的实操训练后,1月22日,王馥丽第一次穿上了那身海蓝色的工作服,将标有自己姓名、工作岗位等信息的专属工作牌郑重地挂在脖颈,开始了她第一天的冬奥工作。这天,王馥丽赶在7点前早早地起了床,梳妆整理完毕后便满怀期待地搭上了赶赴工作地点的班车。半小时的车程里,她一遍遍地回想着所培训的关于媒体接待与运营商的相关知识,在心里不停地为自己加油鼓气。早上9点,国家会议中心主媒体中心开启了一天的接待任务,王馥丽也迎来了她所接待的第一位外国媒体友人。这位媒体人标准而适中的语速、温和而礼貌的微笑,让她感到舒心与放松,有效缓解了她的焦虑与紧张,也使她对后续工作充满着期待。

但并不是每一次的接待工作都如此顺利。作为国家会议中心与外媒记者沟通的“桥梁”,因不同国家发音习惯不同而造成的语言交流问题,仍是媒体接待人员所面临的重要难题。王馥丽与同伴就在此方面遇到了挑战。在一次交流中,面对美国记者对话中使用的一个关键词,王馥丽和同伴面面相觑,即使动用“头脑风暴”,也未能“搜索”到该单词的信息,直到看到记者手机中翻译成中文的“淘汰”时,他们才终于明白对方的需求。“对方所说的到底是哪个英文单词呢?”王馥丽感到无比困惑,直到晚上八点结束工作,这个问题还萦绕在王馥丽与同伴的脑海中。登上班车,他们主动询问了两位英国友人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是“Obsolete”!经历了这个由于英式与美式英语发音不同而造成的小插曲,王馥丽更加明白,自己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还有很多。

主媒体中心里,忙忙碌碌。各国媒体人身着不同服饰,步履匆忙地奔赴一个又一个任务点。王馥丽与同伴们也在繁忙中,用心地完成一次又一次的接待任务。尽管步履不停,但外国媒体口中“尽职尽责”“北京冬奥是全世界最好的盛会”的高度评价,让王馥丽感到自豪无比。

于暖心集体中感受幸福

尽管工作繁忙而紧张,许多暖心的细节却让王馥丽始终被幸福包裹着。冬奥会开幕式当天,她与工作伙伴们一起见证了鸟巢绽放烟花的美丽瞬间。随着大屏幕前各国代表队的陆续出场,他们与各国记者一同欢呼,共同庆贺这荣光时刻。五星红旗摇曳招展,壮美国歌响彻全场,举国欢腾之时,王馥丽的眼眶盈满激动的泪花。新年的小惊喜当然也不会缺席在这个可爱女孩的身上。2021年12月31日,王馥丽收到了来自团队领导的新年礼物。可爱的老虎红包、红色的虎头袜子以及红色T恤让她感到幸福而惊喜。从未在外地跨过年的她,因为冬奥会,与来自天南海北的伙伴相聚一团,笑谈生活趣事,喜迎冬奥虎年。“虽然外面天寒地冻,但我们的心是暖暖的。”2022年1月1日,她与同伴们共写“福”字,一笔一划间,承载着他们对祖国的美好祝愿……

美好的事情当然远不止这些,主新闻发布厅中与冰墩墩的邂逅、同扫地机器人和智能垃圾桶的有趣互动……都给王馥丽带来了无尽的温暖与快乐。她会在工作之余,与各国记者交换徽章。国航飞机、万里长城、映照冰山的瑞士雪镜等小巧精致的徽章系挂在ADcard挂绳上,成为了她独特的冬奥记忆。

这是一段弥足珍贵的旅程。王馥丽说:“从一开始入选的激动和憧憬,到开始工作的不适与调整,再到逐步适应工作节奏,应对媒体更加得心应手。一路走来,我收获着成长,也收获着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