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近日,公司“RFID在生产维修管理中的应用”项目通过验收并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公司成为民航西南地区首家全机队机载应急设备成功运用该技术开展维修检查工作的航空公司。
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的一种非接触性识别手段。该技术可靠性高、阅读速度快,大多数情况下不到100毫秒即可识别目标。在航空领域的应用中,目前主要分为行李分拣跟踪、维修管理、航材管理等。
传统的航空工具管理存在借还效率低、盘点效率低、机舱内寻找难度大、数据报表手工统计效率低等问题。RFID系统在维修管理中的运用,不仅可以帮助维修人员加快检查设备的速度,减少错误,还可以防止因应急设备漏检、错检而导致的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据了解,公司目前已在全机队机载松散应急设备上安装了RFID系统。使用该技术后,可整机松散设备检查时间可缩短至5分钟内。以救生衣精准管控为例,公司机务维修系统对公司机队6534件机载救生衣、211个氧气瓶、181个灭火瓶、215个呼吸防护设备(PBE)进行实时跟踪与查询,一名维修人员用手持无线扫描枪,在5分钟内即可完成对一架宽体飞机松散应急设备的件序号查询和到期时限检查工作,较以往减少165分钟,破解了机载松散应急设备检查工作长期以来“看得久、查得慢、摸着累”的难题。同时,利用RFID系统数据分析和监控手段,能够及早发现即将到期的设备,减少超期使用风险,在提升安全管控裕度的同时,达到了精准化、精细化、数字化的管控目的。(机务部张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