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信阳师范大学 - 《信阳师范大学报》

丹心碧血沃中华,英雄精神贯长虹

——记民族英雄吉鸿昌

2021-12-31     浏览(96)     (0)

吉鸿昌,1895年10月18日生于河南省扶沟县,幼年因家贫失学。从14岁开始,他先后在银匠铺和杂货行当学徒。字世五,原名吉恒立,是抗日英雄和爱国将领。1913年入冯玉祥部,从士兵递升至军长,骁勇善战。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5月,吉鸿昌参与组织了“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并担任“大同盟”内的中共党团领导成员。同年,被蒋介石下令枪决,英勇牺牲。

1926年,他奉命赴甘肃,平定了直系军阀吴佩孚部下的叛乱,又东进西安,击退直系军阀刘振华部,翌年,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19师师长,率部参加北伐。

1928年5月,济南惨案后,因对蒋介石的对日政策不满,他一度离队返乡,后重新归队,先后任第30师师长、第10军军长、宁夏省主席等职。次年7月,吉鸿昌进兵宁夏,任宁夏省政府主席兼第10军军长。他整饬了军队和吏治,致力于汉回团结,提出了“开发大西北”的口号,决心为民兴利除弊。

1930年,蒋、冯、阎大战爆发,冯玉祥兵败下野。吉鸿昌所部被改编为第22路军,屯驻河南省潢川一带,他为官清廉,除旧布新,常与西北军中的一些共产党员接触。有一次,他还化装潜入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参观,受到深刻的教育,这更坚定了他加入共产党的决心。

在北伐战争中,由于吉鸿昌作战勇猛,所向无敌,很快被提升为第19师师长。他所率领的师也获得“铁军”的称号。1930年4月,中原大战爆发。吉鸿昌奉命率部从宁夏出潼关,参加讨蒋大战。9月,冯玉祥的西北军战败。吉鸿昌为了保存实力,接受蒋介石改编,就任第22路军总指挥兼第30师师长,不久被蒋介石派往光山、商城一带进攻鄂豫皖红军。

1931年8月,吉鸿昌因拒绝蒋介石的“剿共”命令,被解除兵权并且被勒令卸职出国“考察实业”。正当他准备从上海启程之际,“九·一八”事件爆发。他闻讯“发指眦裂,一向出国豪兴,?遽行由沸点降至冰点以下。”他决心留在国内,与日本帝国主义决一死战。但是,蒋介石根本不理睬他的爱国要求,反而对他软硬兼施,逼他立即动身。出国前,他含泪在旅馆墙上写下“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诗句,抒发了内心的愤懑,表明了抗日的决心。在旅居国外的日子里,吉鸿昌时刻心系祖国。

1932年2月,吉鸿昌结束了考察,在上海“一二八”抗战炮声中回到祖国后,随即联络与发动旧部,为抵抗日本侵略奔走呼号,并毁家纾难,变卖家产6万元购买枪械,组织武装抗日。他本想收拢旧部,投奔苏区红军,但没有成功。只有吉鸿昌还是抱着“只有跟着中国共产党走,才能救中国”的心愿,找到了共产党组织,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党组织经过缜密考察,接受了这位赤胆忠心的战士,吉鸿昌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1933年春,山海关、热河相继沦陷,日军继而向察哈尔进犯。3月,吉鸿昌接受党的指示,由天津赴张家口,与冯玉祥共同筹建“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他主动变卖家产,全数献出,以充军费。5月,同盟军成立,吉鸿昌任第二军军长、北路军前敌总指挥兼张家口警备司令。他想尽一切办法,招收爱国学生、工农群众、地方武装和从关外退到察绥的义勇军散部,很快就组织起一支抗日武装。同年6月,他与方镇武等率同盟军主动出击日伪军,先后克复康宝、宝昌、沽源、多伦等地,不到一个月就把日伪军驱逐出察哈尔全境。多伦大捷后,迫于蒋介石的压力,抗日同盟军大部被宋哲元改编。唯独吉鸿昌、方镇武部拒绝收编,并发表“外抗暴力,内除国贼”的声明,同时,将抗日同盟军改称为“抗日讨敌军”,转战到京东地区,继续抗日。后来,“抗日讨敌军”受到日伪军和国民党中央军的夹击,部队伤亡惨重。失败后,吉鸿昌并没有放弃,他潜往北京、天津,继续进行抗日反蒋活动。

1934年5月,吉鸿昌回到天津,组织成立了“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并建立了有各地反蒋抗日力量代表在内的大同盟中央委员会,吉鸿昌任中央委员会及“大同盟”内的中共党团领导成员,他的活动最终被租界当局侦知,日、蒋势力便与法租界相勾结,加紧对他进行跟踪、监视和暗害活动。他们在吉鸿昌寓所门口设立了一个岗哨,日夜监视他的活动,又在惠中饭店设了暗哨,随时盯梢。吉鸿昌便将活动地点秘密转移至“国民饭店”38号房间。正当吉鸿昌满怀信心在新的革命征途上热情工作之时,他的人生却迎来了不幸。

1934年11月9日,国民党特务勾结帝国主义分子,在天津法租界国民饭店将他刺伤逮捕。14日,被引渡给国民党政府。22日,又由天津被押解到北平。1934年11月24日,蒋介石密电何应钦将吉鸿昌“就地枪决”。“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共产党员、抗日名将吉鸿昌临刑前写下的气壮山河的就义诗,驰骋长城内外威震敌胆的抗日英雄--吉鸿昌在北平陆军监狱英勇就义,时年39岁。

吉鸿昌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伟大的爱国者,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一生追求进步,探索真理,从一个彻底的民主主义者,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为国为民,顽强拼搏,奋斗终生;他为抗日救国,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威武不屈,视死如归,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的颂歌。

吉鸿昌将军在抗日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不仅鼓舞当时国人的抗日热情,这种爱国精神也一直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深刻感悟在重要历史时期和伟大斗争实践中党的领导作用,铸牢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和平年代,不再有隆隆炮火,但同样有血与火的考验,生与死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