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本志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中央企业劳动模范
“要把工作做到前面去,变被动为主动。”是魏本志的口头禅。魏本志结合疫情防控形势,冬季施工主要以“干作业”为主、
“湿作业”为辅等现实情况,梳理各地疫情防控风险等级和排产计划,制定细致的工作安排,优先启动各项“干作业”工序。他始终驻扎一线,带头成立党员先锋示范岗和青年突击队,一线产能迅速拉满,保障工程节点如期交付。
柴刚强
上海市劳动模范
柴刚强在春节前夕,多次前往沪东港池项目,开展节前疫情防控专项检查、节前停工安全专项检查,对现场临时用电、围挡封闭、等开展全覆盖检查,切实做好春节期间安保措施。项目复工后,柴刚强发扬冲锋在前、奉献在前的精神,第一时间返回项目,部署落实项目自有员工和民工返岗防疫工作要求,制定复工复产计划,确保快速、安全、有序复工。
汪汇:躬身践行工匠精神
汪汇,中共党员,2011 年参加工作,现任筑港公司第一事业部工程部经理,曾获中国建筑工匠、山东省水运系统“齐鲁工匠”、青岛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入职以来,汪汇坚持践行工匠精神。在“蛟龙号”母港—国家深海基地项目一期工程码头工程,
“科学号”新家—中科院海洋科学考察基地工程以及中国海监青岛市维权执法基地等海洋重点项目任技术负责人,为国家发展海洋强国战略提供有力基础设施保障。作为创优团队负责人,汪汇带领团队荣获 2019 年国家优质工程奖等 5 项省部级、国家级质量创优荣誉。并积极探索掌握高超技能,带领团队开展BIM 技术落地应用,《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新校区航海训练基地工程 BIM 技术应用》获第二届中国建设工程 BIM 大赛三等奖。《青岛西海岸新区贡北路、海口路地下综合管廊 PPP 项目施工 - 运维 BIM 技术应用》获第四届中国建设工程 BIM 大赛等 3 项国家级一等奖,累计节省工期 90 天,节约材料价值 357.2 万元,工程受到社会媒体一致好评。
汪汇还发挥“名师带徒”领军作用,创建“青岛市(汪汇)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工作室创建以来,团队共注册科研课题 6 个,形成国家专利 56 项,省部级工法14 项,国家级 QC 成果 1 项,省级 QC 成果 3 项,在营销和科技创效方面也做出突出贡献,通过编制施工技术方案,成功中标中科院海洋科学考察基地、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工等 20 个国内外工程,创造了约 47.6亿元合同额。带领技术质量团队通过科技创效和“双优化”等手段,累计实现创效额约 3900 万元,缩短施工工期约 300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