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 12 月的最后一天, 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除夕,这是一个团圆的时间节点,我们离开工作岗位,从各个地方回到自己的家乡,和家人一起等待农历新年的到来。而我突然开始思考,是什么强大的力量,让这个传统延续至今。
这并不是简简单单因为我们的父母、祖父母一直在过着这样的传统节日,我觉得,有些更深邃的东西,让我们发自内心地认可,并一年又一年地在这个时间回到那个点,我们团聚的“点”。
鞭炮声在晚饭开始的时候响起,各式各样的烟花此起彼伏,我记得很清楚,第一个烟花会先在我们眼前盛放,一两秒后,响声才会传到我们耳边。
除夕的晚饭很丰盛,虽然做晚饭很费时,大人们却总是乐此不疲,他们的热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消退,反而越来越浓,像是一坛酒,在时间的沉淀下,越来越珍贵。
小小的“点”上,我们聚在一起,这里是我们每年出发的起“点”,它的意思不限于某个区的某条街道的某个房屋,这个点是一个空间,而赋予它含义的是我们的家人。
那个晚上,闪亮的不仅仅是烟花,还有千千万万个这样的“点”,这些“点”会在日常生活中,彼此连接,相互依靠,形成一个广阔的“面”,而这个“面”上的每个“点”又都在为一个更宏大的目标前行,这样便有了“体”,这个“体”便是我们华夏子孙的梦,一个伟大而又可触及的梦。
而现在, 我或许可以解答自己在开始的那个疑惑,我们一年又一年团聚的原因:是爱。 家人之间的爱,让我们跋山涉水回到远处的故乡,即使有时无法在空间上团聚,我们的心也会在一起。 而在那个属于我的点中,是家人注视我时眼中饱含的温暖,是彼此依靠、彼此支持的力量。也同样是爱,让这样的点彼此连接,迸发出澎湃磅礴的力量,将一个个不可能化为可能,让我们中华民族,骄傲地站在世界的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