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寒假,我校约 110 名志愿者参与了 “青春爱运动 健康强中国———一起云支教 共同迎冬奥” 全国大学生 2022 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专项活动。 “黑配白,一抹红,一只冰墩墩,一只雪容融。 ”校志愿者团队的成员们在参与“云支教”活动中,和小朋友们一起绘制他们心中的吉祥物,既有圆润的冰墩墩,也有方方的冰墩墩,还有头上着火的雪容融,它们有的被蓝色雪花围绕,有的站在暖色的太阳下和雪人一起运动……可谓姿态多样、活泼可爱。
像雪花一样飞来的申请表
“一起云支教 共同迎冬奥” 全国大学生2022 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专项活动是由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与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联合主办的,活动发布后,近 200 所高校参与其中,根据方案,大学生们将通过线上云陪伴以及线下配对的方式,和已摘帽贫困县、“童心港湾” 项目县的中小学生共同完成“一起云运动”“一起看冬奥”“一起云阅读”“一起过个冬奥年” 四部分活动内容。
早在招募之际, 同学们对于云支教活动就相当热情, 申请表就像雪花一样飞至报名邮箱。 团队领队胡傲然同学说:“活动报名期间,我从主办方了解到, 全国参与报名这个活动的人数比预计参与人数高了近十倍, 这让我们看到了大家对于志愿活动的热情与向往, 我们学校也有非常多的学生想参与这个活动。”最终,他们按照一定的条件,从报名者中筛选出 110 名比较优秀的志愿者组建了南京工业大学志愿者团队。
在活动开始之前, 胡傲然同学和校团委李凤智老师一起召开了志愿者动员大会,给大家详细讲解了本次活动的内容、要求和任务目标。 活动开展以来,我校志愿者们借助喜马拉雅、腾讯会议、QQ、微信等平台带领小朋友们一起运动, 一起阅读学习,并和小朋友们一起看冬奥会,为他们科普冬奥会相关知识,传播冬奥精神。
线上线下体验冬奥文化
云支教的对象大多是中小学生,在志愿者看来,他们就像弟弟妹妹一样,需要贴心陪伴。志愿者李昊洋在和一个一年级小朋友相处的时候,把和冬奥会相关的文字打印出来,在上面标注拼音,放大字体,贴在墙面上,教小朋友一个字一个字地照着拼音去读,李昊洋还结合冬奥会的一些热点话题,强化小朋友对冬奥会常识和对知名运动员的了解,比如通过模仿武大靖喝水等,让小朋友认识武大靖。 由于李昊洋和小朋友家都住在山东省龙口市,李昊洋还特别策划了线下活动,“在大年初二晚上,我联系到小朋友的姐姐,然后我们带她一起出去放烟花,在元宵节那几天,我们还带着小朋友一起去逛了灯会。 ”
志愿者何欣忆说,她和志愿服务对象在观看冬奥会时都表现出了对高山滑雪项目的兴趣,所以相约线下,一起体验冰雪运动的魅力。 “因为重庆城区冬天基本不下雪,我们也很难体验到,所以就趁着寒假跑到了金佛山滑雪场去滑雪。 ”这是他们第一次体验滑雪,何欣忆很珍惜这段经历,“虽然我们摔得都挺惨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却很快乐。 滑着雪,让我们切实体验到了冬奥会项目的乐趣。 ”
南京工业大学第 23 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刘丛玮正在四川省黄丹小学支教,作为这次志愿团队的执行专员之一,刘丛玮将黄丹小学第二课堂美术兴趣班和北京冬奥会主题结合,开展了绘制“冰墩墩”“雪容融”活动,让学生从卡通视角出发,去了解冬奥会,理解奥运精神,为中国奥运健儿加油。 那些姿态各异的吉祥物就是出自这些西南大山里的孩子们之手。 刘丛玮说:“在讲述冬奥会项目的时候, 学生都很兴奋, 表示自己长大了也要学滑冰, 增强体魄。2022 年北京冬奥会是一场举世瞩目的冰雪盛宴,是展现中国文化的舞台,更是展现中国实力的窗口, 我也和这群孩子在西南的大山里,一起向未来! ”
精心组织为志愿活动“保驾护航”
为确保这次云支教活动的顺利开展,我校志愿者团队设置了领队、执行专员、宣传专员,对志愿活动、志愿者及其支教对象进行有序分类管理,团队中的志愿者们服从分组的执行专员指挥,及时汇报进度,保质保量完成志愿任务。 活动中,我校志愿者团队还收集了来自各志愿小队的视频,宣传专员冼黄澜将它们精心剪辑在一起作为一个总结。 视频中,志愿者和小朋友们分享着家乡民俗和美食、一起观看冬奥会、一起喊口号助力冬奥。 领队胡傲然表示,这次云支教活动能够突破“云层”,落到“地面”离不开每一个人的付出。
赵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