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潍坊学院 - 《潍坊学院报》

开栏的话 今年,党的二十大将隆重召开。为进一步凝心聚力、振奋精神、鼓舞干劲,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浓厚氛围,本期起,本报将推出“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专栏,全面展现学校发展成就,展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砥砺奋进、谱写新篇的光明前景,报道学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奋进精神和对美好未来的热切期盼,讲述好潍院精彩故事,激励潍院人意气风发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化学化工学院: 作好“假期文章” 实现科研工作“开门红”

2022-02-25     浏览(134)     (0)

开学伊始,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便传来捷报,该院于蕾老师的论文,在SCI期刊FUEL(中科院1区)上成功发表,实现了该院科研工作“开门红”。

当寒假来临,校园褪去了平日的熙熙攘攘。当你来到2号教学楼,你会发现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不少老师,放弃了假期休息,积极开展科研创新、课题申报和技术攻关等工作。为按时完成和推进科研工作进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台夕市教授负责的“潍院学者”团队天天坚守在实验室,兢兢业业,辛勤耕耘。“假期不需要上课,时间比较集中,精力比较集中,正是静下心来做研究的好时间。”台夕市对记者说。团队骨干于蕾老师,放弃了春节期间回青岛和父母团聚的机会,将精力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她将自己的科研工作进行梳理,积极寻求合作、完善数据,最终其文章《SynthesisofPtCuFe alloynanoframes with high-indexfacets for efficient electro-oxidation of liquid fuels》,在SCI期刊FUEL(中科院1区)上成功发表,实现了该院新学年高质量论文发表的“开门红”。

据于蕾介绍,其文章报道了一种一锅法制备结构和缺陷密度可控的PtCuFe合金纳米框架。通过调变加热方式以及配体的种类,进而改变PtCuFe纳米晶的成核/生长动力学,获得两种开放框架结构的PtCuFe 纳米框。该种结构催化剂在甲醇电氧化和甲酸电氧化中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性能,其中,树枝状纳米框架PtCuFe在MOR和FAOR中的电催化活性,分别是商业Pt/C催化剂的8.34倍和3.68倍,稳定性也得到较大提高。PtCuFe出色的电催化活性主要归因于高指数晶面缺陷位和开放的框架结构。这种催化剂的设计方法为提高铂基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提供了新的思路。

台夕市说:“所有的科研成果与探索发现,偶得之的情况少之又少,大部分的成果是得之于积累、探索、思考、实践、总结、整理,再积累,周而复始。正是因为教师们的坚守奉献和日复一日的辛勤耕耘,才有了今日成绩的取得。”

新学期伊始,该院召集全体青年教师召开了国家自然科研基金申报动员会议。台夕市结合自身经历阐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青年教师科研生涯中的重要性,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他强调,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瞄准前沿、提前谋划、广泛调研,突出项目创新点、体现特色,注意学科间的交叉。同时建议各申报团队做好人员配置与项目分工,加强与外单位的合作,多方请教,提高项目命中率。

据介绍,除在科研工作中发力外,化学化工学院还利用假期加大了人才招揽力度。在日常的教学科研中,该院非常注重团队建设,他们自觉地以学科方向为依据,组建了多个科研团队。团队中,大家互相取长补短,分工明确,共同探讨解决科研难题,共享科研成果。在今年寒假期间的人才招聘过程中,该院班子面对着众多简历,精挑细选、层层分类,除了从应聘者的科研、教学能力方面进行考量外,同时也把他们的学习背景、研究方向以及入职后的科研团队组建作为了招聘的重要依据。此外,为使学术梯队日趋合理,打造高水平科研团队,该院本着“高端引领、辐射带动”的原则,充分利用假期,多方联络相关领域领军人才并洽谈引进事宜。同时鼓励老师们利用春节走亲访友的机会,依靠自身人脉资源,协助引进高水平领军人才及学科带头人。

寒假期间,该院领导带领学院科研骨干到潍坊万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潍坊佳诚数码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技术需求,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探索横向科研合作模式与领域,实现产学研的真正融合。

在平凡中坚守,在坚守中发展。这个寒假,化院人用砥砺耕耘、钻坚研微、笃行不怠的工作作风诠释了科研人的执著与坚守,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张丹琳 宋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