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喜庆中走来,又在喜庆中悄无声息地远去。关于过年的印象似乎总是这样,伴着一种浓浓的氛围,如春日的惊雷,不知何时就催化开了人们心里的无数憧憬和遐想。
也许是从腊八开始的吧?人们的嘴边就常常挂着那句“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话。对于孩童而言,这句话无疑是一种点燃内心所有念想的序幕。美味的吃食,漂亮的新衣,响亮的爆竹声,绚烂的烟花,还有那宁愿熬着夜也要等到的压岁钱……那些小小的念想,过了腊八也就如同河流中欢涌着的浪花一样,从心里一点点、一次次地涌了上来,在胖嘟嘟的脸蛋儿上漾出了一朵朵喜悦的花儿。
过年,也是伴着大人们忙碌的身影开始的。首先要做的就是“掸尘”,也叫大扫除或者除尘。每间屋子,每个角落,屋里屋外,都要清理得干干净净。人手不够时,大人们也会叫小孩来帮忙,不过,他们通常是以各种美好的奖励作为诱饵的。按照民间的说法,“尘”与“陈”相通,因此,掸尘就是要把过去一年中所有陈旧的事物一一清扫。不单单是房间需要打扫,就连内心也要做一次大扫除,喝杯清清的温开水,让心灵暖暖的,或者静坐几分钟,把一些积压在心里的杂念和烦恼统统摒弃。
临近年关,最重要的事莫过于提前备年货了。犹记得,家中的长辈们总是进进出出,一会儿从集市上买来几副春联和带有“福”字的窗花,一会儿又从巷子口拎着几条鲤鱼和一包糖果,一会儿又晃晃悠悠提着满满的风味小吃走进了门。对于我们这样的小孩子来说,这无疑是欢天喜地的事情了。我们通常会趁着大人们不注意的时候,往嘴里塞进几颗玉米糖或者几颗花生米,圆鼓鼓的小肚子里也是被快乐和幸福的味道填满的。
按照故乡的风俗,除夕这天,必要的祭祀是最隆重的,请香、祭灶、祭财神、封印等都是特别重要的仪式。早早地穿上备好的新衣,恭恭敬敬地摆上酒、肉、蔬、果等各式各样的祭祀品,再往祭坛中添上几炷香,最后带着虔诚的敬意祈求来年平平安安、万事顺遂。在我儿时的记忆中,这种仪式也最能净化心灵。庄重的仪式,繁琐的过程,还有虔诚的心意,在无声无息中给人以温暖和力量。一代一代人无数美好的愿景在那一次次的合十、作揖中变得清晰起来。
爆竹声中,烟花之下,属于一个小家庭的年夜饭便不知不觉地开始了,紧接着的守岁也跟了上来。旧岁消逝,新年来临,日子不紧不慢地更新着,暖暖的美好也不疾不徐地更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