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书院,原址位于常州城南上店与殷薛间驿道东侧(今书院里村西南),为常武地区第一所正规书院。宋抗金名相张浚长子理学家张栻(号南轩,谥宣)曾讲学于此。
书院根植殷薛,历经千年,儒风蔚然,名家代出,声名远播。常州画派创始人恽南田、常州词派阳湖文派领军者张惠言皆出于此。《咸淳毗陵志》载:乾道七年(1171),宣公宦游经常州,知州晁子健邀其撰《多稼亭记》,并论道于乡,阐发圣贤之奥。
《武进阳湖合志》记:淳熙四年(1177),知州杨万里私淑其教,即于其地创建城南书院,为士人讲诵之所,又于附近构屋三楹以祀之,称城南祠。《世恩堂张谱》称:宋元鼎革间,宣公玄孙镗(号闻轩)避地来寓,知州史能之葺书院延其居之,并于城南祠增建“世恩堂”家庙(后称宗祠)。德祐之变,闻轩公殉国,家破书院圮。
《武阳志余》载:明正统四年(1439),知府莫愚奉旨修复书院,为宣公耑祠。成化十七年(1481)连遭水火之灾,张氏名门中落。正德三年(1508)书院遭火吞噬,“残碑断础卧秃基”,南京督学御史陈琳檄府督建未果,张氏族裔也无力重建,千年学府毁于一旦。幸存殷薛桥南之世恩堂宗祠,几经修扩渐具规模,清光绪五年(1879)地图中标注其“张南轩祠”。
2002年,因城市建设规划需求,宗祠拆除。张氏裔孙,怀尊祖敬宗之心,行仁孝博爱之举,合族筹资,易地重建世恩堂张氏宗祠(位于遥观镇留道村西侧)。今宗祠落成,设城南书院、张惠言纪念馆,珠联璧合,涅槃重生。爰追前事,传承文教,以示后世。
(作者为常州市谱牒与祠堂文化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