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鲁东大学 - 《鲁东大学校报》

讲好中国神话故事

作者:李应新    
2021-12-31     浏览(140)     (0)

一直以来,对于中国神话故事,我们所熟悉的除了后羿射日,女娲造人等一些广为流传的作品之外,似乎了解的并不多。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延续至今的中国,我们理应拥有悠久的历史,无尽的传说。谈及神话,言必称罗马希腊,殊不知其实我们是生在宝山不知取。

一个民族的童年都会伴随着神话,没有传说的国家就是没有历史的国家。神话是一个民族童年时代的美好想象,没有神话的民族是可怜的民族。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神话创世故事只靠口舌相传,零零散散,支离破碎,难得其详。幸亏有袁珂先生的苦坐冷板凳,考真辨伪,综合梳理,我们可以窥见庞大而有机的中国古代神话体系,想象那个包罗万象的瑰丽世界。

在袁珂先生的作品中每个神话人物,每一段悲欢离合,有哪一个是没有反应社会现实与人的生活,有哪一个不是一部部人生的血泪史,又有哪一个不是反映神在他们精致伪装的外表下都是人的心。因此神话也有了体系和因果。

神话之美应该是美在神秘和奇妙,越是模糊,越是想让人一探究竟,越是让人有种种想象的余地。然而一切都有了因果之后,反而不美,自此夸父追日也变成了炎黄对夸父的形象扭曲。但事情终有究竟,美在神秘,即钩人探索,但一旦探索,神秘又被破解,这也大概还是因果吧。

这部书可分为“神话”和“传说”两部分。袁珂先生将这两部分“放在历史的肩架上,把夏代以前的算是神话,夏代以后到秦末汉初的算作是传说”。因为这两者之间虽有区别,却经常是互相融合的,所以虽然“安排在历史的肩架上,本身却不是历史,只能算是历史的影子……”。

这本书中的“传说”部分与历史的结合非常紧密,而且作者在编排的时候是按照历史先后顺序的,所以可以很容易地在阅读的同时与历史年代及历史人物相结合。虽然传说并非正史,但是却能引导我们去探求正史,这也是非常积极的作用。这些故事体现了人类的伟大,不仅是在于实际的物质创造,也是在于精神上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无论生活是怎样的艰辛和劳碌,人类总是愿意在头脑中去创造一些壮丽的绚烂的声势浩大的神话,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或许在曾经信息闭塞、生活单调的情况下,这些神话故事可能是人类全部的精神生活。所以我认为我们有责任将这些故事一代代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