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冠病毒疫苗
1980 年当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被彻底消灭时,人类第一次为依靠疫苗终结恶疾而自信心爆棚。疫苗,被再次确认为回报率最高的公共卫生投入之一。
面对传染病的大流行,开发有效的疫苗始终是最为紧急的优先事项。这是传染病学领域的共识。新冠病毒震慑世界时,医学界几乎第一时间拿起疫苗之盾与病毒抢跑。灭活疫苗、核酸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几条赛道上的疫苗研发共同发力。尤其是在中国科学家首次公布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之后,全球疫苗研发工作更是突飞猛进。
《科学美国人》报道,新冠病毒疫苗研发速度之快,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奇迹。通常,一款新疫苗应用于临床一般需要花费 5—10 年时间。然而,目前超过一半的新冠病毒疫苗仅用了一年时间,就被大规模注射入人们体内。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的数据,截至今年9月底,全球已接种超过 60 亿剂新冠病毒疫苗。
然而,疫苗从来都不只是局限于公共卫生领域的专业性问题,尤其在流行病大流行期间,它经常与政治纠缠在一起。2021 年 1 月 23 日,巴西卫生部网站发布了一篇新闻稿,内容是和美国辉瑞公司洽谈采购疫苗事宜。在漫长的谈判过程中,巴西卫生部代表发现,辉瑞公司提出的要求充满了“霸凌”味道。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要实现让全世界 70% 的人口接种疫苗的目标,世界需要 110 亿剂新冠病毒疫苗。疫苗总产能不是问题,是否能够在全球进行合理分配才是关键。
中国正在履行大国责任与担当,已向 10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5 亿剂新冠病毒疫苗和原液。
新冠病毒疫苗给医学科学的发展带来新启示的同时,人类也该反思,未来除了携手合作并无他法,疫苗本就是健康之盾,需全力对付人类真正的敌人——病毒,而不是被拿来当作他用。
(执笔 / 魏言)
2、建党百年
在安徽合肥,延乔路摆满了鲜花,路名的“延”取自陈延年,“乔”取自陈乔年。
在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的 2021 年,延乔路的鲜花卡片上的话足以告慰先驱——“延乔路虽短,但尽头却是繁华大道,这短短的路途中,却经历了一百年的艰苦奋战,这盛世,如你们所愿;这盛世我们将会是你们的双眼,替你们看遍。——中国人。”
1921 年 7 月 23 日,一群在乱世中探求真理、于至暗时刻寻找光明的人在上海最闷热的季节酝酿着一场将改变中国未来的风暴,中国共产党正式诞生。
至此,李大钊与陈独秀相约建党的约定得以兑现。会聚于上海望志路 106 号的 13 人,从此星散四方,投身于广阔的历史洪流之中。纪录片《1921点亮中国》中说道:“他们燃起的火种,点亮了整个中国。”
从大革命时期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了波澜壮阔的工人运动、学生运动、土地革命,并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出兵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实施国家建设的“五年计划”、将人造卫星送入太空、原子弹爆炸成功、与美日建立外交关系、推行改革开放、在“一国两制”框架下顺利收回香港与澳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取得抗击“非典”和汶川抗震救灾的胜利、成功举办奥运会、提出“中国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生态文明、取得脱贫攻坚的决定性胜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00 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执笔 / 魏言)
3、共同富裕
8 月 17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研究了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引发各界关注。
会议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
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兜底救助体系、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
“第三次分配”作为调节收入分配、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更成为会议的焦点。社会上也有了对第三次分配的不同理解,甚至出现了“第三次分配是杀富济贫”这样的说法。为此,中央财办有关负责人指出,共同富裕是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的共同富裕,实现的根本途径是共同奋斗,不搞“杀富济贫”,也不能落入福利主义陷阱。
这不仅是对社会有关第三次分配的认知纠偏,也明确了第三次分配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共同富裕是共同奋斗的结果。事实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现阶段,要“强起来”,共同富裕就是基础。而在此过程中,就必须完善分配制度,突出公平导向。
自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起,在提出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时,邓小平同志也不断强调先富和共富的关系,提醒人们“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我们还应把握好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的关系。既要让钱袋鼓起来,也要让脑袋富起来。”有网民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一勤天下无难事,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天时地利人和,中国的共同富裕,已在路上,行稳致远。
(执笔 / 徐永)
4、元宇宙
“元宇宙”(Metaverse)正在变得滚烫。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这个概念你肯定听过,但到底是啥,说不清。总之,不明觉厉。
这个概念火遍全球,影响力无远弗届。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场,Facebook 直接改名为 Meta(元宇宙的缩写),宣布 all in 元宇宙,真令人“上头”。
接着,微软宣布跟进元宇宙项目;连卖鞋的耐克都不淡定了,网上兜售虚拟产品,绑定元宇宙给自己贴金。
互联网大厂、服装潮牌、网络媒体、投资机构……加上腾讯、阿里、字节跳动已经入局,一切就像 10 年前的物联网、3 年前的比特币,科幻、美妙又隐隐透着那么一点危险。
“元宇宙”来源于 1992 年的科幻小说《雪崩》。小说中全球经济崩溃,中下层劳动力被迫找寻各类“怪异”工作维持生计,而富人居住在有枪炮和军队保护的完全封闭的社区。
之后,一个叫 Roblox 的游戏公司靠着它上市,市值直奔 400 亿美元。
按 Roblox 的定义,元宇宙有八个要素: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迟、多元化、随时随地、经济系统、文明。
简单来说,元宇宙是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既独立又关联的虚拟空间,它是现实世界的映射,是全景式的、沉浸式的一个小社会,它是对人类生存维度的延伸和拓展。
在那个世界,有另一个身份和另类的生活、打工、创造、娱乐、社交,是另一套完整的经济和文明体系。这无异于再造一个互联网,生成 N个新社会。
扎克伯格公开表示,他不觉得每个公司都在建设自己的元宇宙,而是所有公司都在建设元宇宙的一部分,比如社交平台、创作者用的工具、电商工具。元宇宙就像现在的互联网,没有人会说自己正在建设自己的互联网。我们会说,我们在为互联网生产体验或者基础设施,这里的下一代互联网,有更广阔的生态系统——这是元宇宙。
(执笔 / 徐永)
5、天宫空间站
10 月 16 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开启中国迄今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3 名航天员将在中国天宫空间站核心舱在轨驻留 6 个月。
在太空生活 6 个月,航天员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物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带了哪些物资?带面粉了吗?带肉馅了吗?带苹果了吗?
3 名航天员的太空生活更是引起了大家的极大兴趣,比如:在太空中理发,碎头发怎么收拾?他们每天的吃喝拉撒睡,都让网友们兴奋不已。
王亚平作为女航天员,是第二次执行载人航天任务了。由于这次航天任务包含女航天员,运送的货物中还包含了爽肤水等护肤品、卫生用品。
正式发射前,王亚平发了一条“出差半年”的朋友圈,想必心情不错。
航天员叶光富则是首次参与太空飞行。
老航天员翟志刚带上了笔墨纸砚,在太空也能专注于个人爱好,挥毫泼墨。
6 个月的驻留时间,也意味着 3 位航天员将在天宫空间站度过春节,2022 年春晚或许我们能看到一个全新的“太空拜年”节目,和 3 位航天员共同分享“天宫水饺”。
“神舟十三号”发射升空,火箭如同拖着长尾巴的彗星一样划过夜空,与洁白的月亮交相辉映,这一场景看起来非常美好。对于火箭伴月的场景,有美媒称赞道:“搭载 3 名航天员的中国‘神舟十三号’完成了漂亮的发射,奔赴中国空间站。”美媒一改往日态度,罕见地表达了对“神舟十三号”的赞美之情——毕竟,尊重科技、欣赏美,是基本的人性。
(执笔 / 徐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