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四川民族学院 - 《四川民族学院报》

凝聚共识勇毅前行为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

崔雨风在中国共产党四川民族学院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要)

2022-01-05     浏览(137)     (0)

本文介绍了学校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包括坚持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扎实推进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巩固党的组织建设、持续深化党的作风建设、着力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大力开展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等方面。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学校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筑牢意识形态工作防线的情况。


图/学生记者 隆婷

这次大会主题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凝聚共识,深化改革、勇毅前行,全面推进从严管党治党,依法办学治校,全面落实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为建设充满活力的现代化综合性应用型民族本科高校而努力奋斗!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

(一)坚持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认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通过党委常委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马克思主义读书会、学校党校学习、“三会一课”、思政课与形势报告、专题辅导报告等形式,将集体学习活动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推进工作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研讨相结合、课题学习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学与教相结合,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要义和创新观点。党委中心组(扩大)理论学习49次,党委常委会组织学习122次,开展各类主题宣讲报告65次,切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

———扎实推进主题教育活动。在“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党史学习教育系列主题教育中,党委引导全体党员思想得到洗礼,理想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增强、作风持续改善,工作创新推进。特别是学习教育活动落脚到办实事上来,全体党员积极行动,解决了教工食堂、校区公交车等师生身边急事难事,不断提高师生满意度和获得感。

———不断巩固党的组织建设。加强党委班子建设,党委常委增加至10人,先后4次调整班子成员分工。规范基层组织建设,激发支部活力。严格执行党总支会议、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及党员组织生活相关制度,规范基层组织生活。设置机关党总支、党委教师工作部、学生工作部、武装部,建立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推进“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和党建示范创建工作,立项省级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各1个,验收教育部党建工作示范创建样板支部1个。设立党员先锋示范岗51个,评选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12个、优秀党务工作者20人、优秀共产党员81人,发展党员1106名。调整选配专职组织员8名,兼职组织员2名。强化干部素质提升,组织干部参加各类培训600余人次,提拔处级干部55人次、科级干部75人次。轮岗调整处级干部46人次、科级干部22人次,干部年龄结构、梯次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持续深化党的作风建设。制定《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的实施办法》,修订公务用车、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对“三公”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开展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庸懒散浮拖”专项治理,务实工作作风。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党委班子成员深入基层调研300余次,撰写专题调研报告20余篇,举办“书记聊天室”26期,收集意见500余条,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着力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出台《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办法 (试行)》等队伍建设制度,优化队伍建设和队伍结构;出台 《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实施办法》等管理制度,提升教师师德素养,激发教职员工教书育人、干事创业热情;出台《日常监督工作办法》等制度,增强监督实效。完善管理制度,扎实推进教学、科研、管理等重点领域改革,激励教职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大力开展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单设党委统战部,党委常委任统战部长。着力构建“大统战”格局,成立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吸收会员68人。推荐1名教师入选四川党外建言献策专家库,推荐省知联会会员2人、留联会会员7人。获全省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二、三等奖。开展“同心同向”工作,深入寺庙宣讲党的宗教政策。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筑牢意识形态工作防线

———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党委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制定《贯彻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等制度12个,成立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定期开展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分析研判,开展专题研究部署15次,开展“宗教渗透情况”等专项调研,确保意识形态领域问题情况明、底数清。

———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筑牢安全防线。出台《新闻发言人工作制度》,加强校园网新闻的审核发布,规范宣传品、宣传栏管理,坚持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审批制度,开展课堂、学术讲座巡听巡看,加强社团管理和指导。出台《落实党委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网络舆情管理与处置办法》,做好网络舆情管控,开通微信公众号、微博、百度百家号,用好舆论阵地。(下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