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学院 - 九江学院报
致敬记录时代的“你”
作者:郭婕 编辑

开头语:2021年11月8日,第22个中国记者节如约而至。用文字记录生活,用相机定格时光。在这个记录时代,在这个特别的日子,让我们看看刚进入记者团的同学们有什么想说的吧~廖清霞:什么是记者?在我看来,记者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去记录,去传达,去发现生活中平常琐碎而又有意义的事。我们注重结果,但是我们更享受过程。记得在繁忙的高三,每周日傍晚观看的主持人大赛中的一句话至今让我印象深刻:“为什么要坚持记录?因为也许我们的关注就是下一个温暖故事的开始”。从那刻起,我心中对记者有了一份崇拜,也埋下了选择加入记者团的小种子。是突发奇想吗?不,是蓄谋已久!采访时会紧张,写稿时会纠结,但我仍然相信,这只是我追求热爱的第一步。我希望能够像电视里的记者一样,采访时镇定自若,叙述时流利清晰。或许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实习记者,很普通也不出众,但我坚信:“路途遥远,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郭宏锐:一点一横,记录点滴感动;一笔一画,传承华夏风貌。在个人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人们在各种新闻网页浏览与关注记者———这些走进现实,走入生活的人,改变了不能发声的人的命运。他们站出来,揭露黑暗,传递事实。生就一双慧眼,捕捉民生焦点;练就一支神笔,字字切中时弊。就在今年,我也成为了一名学生记者。为什么当记者呢?在汶川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他们奔赴第一现场,带来最新报道,是全国人民心系灾难中同胞们的纽带;在战争时他们成为战地记者,奔赴国外战场,时时关注战事,带来准确的国际形势报道;更有甚者,一去不返,永远留在那片土地。老话说:记者的笔可抵三千毛瑟枪。成为实习记者的我会以更加高的标准要求自己,锋芒执笔,展现真实情景,铁肩道义,妙手再著文章!
吴可伊:你心中的记者是什么样子?他们在喧闹中冷静,在躁动中理性。这听起来并不轻松。但有一位记者,面对辛苦的采访工作,总能用灿烂的笑容融化受访者的戒备,温暖观众的内心。这位记者就是王冰冰,中央电视台外派记者。近年来,她因甜美的笑容迅速走红网络,却让大家忽略了她作为央视记者过硬的专业实力。在一档关于查干湖冬捕的节目中,她需要在零下的冰面上完成一天的采访工作,双脸已经冻得通红,却依旧努力保持温暖的笑容,好像要融化了查干湖的冬雪。可王冰冰的甜美笑容的背后是无数个日子的早出晚归、冬寒酷暑。对于刚成为实习记者的我来说,也需要学会真诚采访,用心记录,即使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也要微笑着,始终铭记“为新闻而生,为生命而歌”!
吴雯:或许是《老鼠记者》这部动画,让我对记者这个职业有了初步了解。主角杰罗尼摩·斯蒂顿是一位心地善良、安静平和的记者,但在他的侄子、表弟等“人”的带动下,他“不得已”周游各地。在一次次妙趣横生的冒险中,斯蒂顿们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与各种匪夷所思的事,他们一步步深入,总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作为记者,杰罗尼摩将这些人与事背后的真相公之于众,始终坚持自己心中的善良与正义。从那时起,我就想着自己能不能也成为一名记者。长大后,我知道了战地记者的存在,“如果你没法阻止战争,那你就把战争的真相告诉世界”是他们的格言。他们是一群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勇士,我每每想起,敬畏之情油然而生。而现在的我成为了一名实习记者,心中不免感到激动与自豪。通过一次次采访与报道,让我对记者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我会不负初心,坚持做好大学生记者!
邬佳媚:脚下的路有多远,我们的摄像机就有多远。夜晚的灯光有多久,我们的修稿时间就有多长。作为记者,我们肩扛相机,踏遍四方,洞穿世间万物;我们握杆执笔,精心出品,呈现人间真实。记者,是奔走在现场,与民同忧乐;是曝社会百态,体人间真情;是摄人间万象,传生活气息。无论是在风雨交加的日子里,还是在艳阳高照的日子里,总会有我们的身影,为人民传送最真实的场景。何其有幸,我加入了大学生记者的行列,能够握起书写人间百态的钢笔;看见人间真情的亮光;感受滋润人间万物的沃土。
结束语:“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在这个不放假的日子里,让我们把镜头扭转,向所有新闻工作者致敬! (栏目编辑:郭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