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安徽医科大学 - 《安徽医大报》

“ 内 迁 精 神 ”及 其 当 代 价 值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柳泽民    
2021-12-20     浏览(153)     (0)

在全党上下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之际,我们深入结合学校九十五周年的发展历程,追忆历代安医人九十五年听党话、跟党走的历史足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安徽医科大学九十五周年的校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是一部始终不忘初心践行使命的历史,而1949年内迁安徽怀远又是九十五年校史中最为震撼的历史壮举,追忆这段历史,从中体会老一辈安医人的情怀与历史担当,毫无疑问是我们学习教育的鲜活教材。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任何事物都是在实践中生成的,从来就没有先天存在的事物,也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因而,我们要认识当下的事物,必须追溯其形成发展的历史,正确的历史观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前提。历史唯物主义还从社会生产发展中揭示了整个社会形态生成发展的历史,包括观念的历史。人们在实践中不仅生产出生活物质生活所需要的物质产品,还生产出满足我们精神生活需要的精神产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人自身。通过追溯历史,我们明白我们当初为什么出发,明白我们是什么、应该干什么,从中明白前进的方向,凝聚思想的共识,增强发展的自信和开创发展新局面的自觉和历史担当,从而汇聚攻坚克难推动发展的合力。

七十二年前,原上海东南医学院响应党的号召从黄浦江畔克服重重困难内迁至安徽怀远,这不仅是安徽医科大学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安徽省医学教育乃至高等教育史上的壮举,在当时全国范围内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社会影响。一方面,这是一次从各方面条件都十分优越的大上海迁往各方面条件都十分艰苦的偏远农村;另一方面,这是一次由创办私立东南医学院的先贤们无偿将多年的积累交给国家的历史壮举。这一重要的历史性内迁之举,生成了安医人创业发展史上最为重要的“内迁精神”。

“内迁精神”是1949年那次彪炳安医史册以及安徽医学教育、高等教育史册的内迁壮举的精神体现。概括起来说,这一内迁精神充分体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这一历史性壮举充分体现了老一辈安医人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通过我们党28年的艰苦奋斗,实现了中华民族“站起来”的伟大历史转变,也正是在这28年的奋斗中,创办东南医科大学的先贤们深深懂得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懂得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政党,所以才有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那场历史性的内迁充分体现了这一政治自觉;第二,这一历史性壮举充分体现了老一辈安医人把握历史规律、顺应历史大势的历史自觉。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二十八年的艰苦奋斗,老一辈安医人充分认识到,在当时的中国,资本主义道路是一条死胡同,只有社会主义才是前进的正确方向,必须建设一个人民群众自己当家作主的国家,才有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而任何一个组织和个人,也只有将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与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发展壮大,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正是基于对历史规律和发展大势的科学把握,老一辈安医人才心甘情愿将自己辛辛苦苦创办起来的私立东南医学院全部奉献给国家,所以,内迁壮举充分体现了老一辈安医人科学把握历史规律、顺应历史发展大势的历史自觉;第三,这一历史性壮举充分体现了老一辈安医人“弘毅担当、精医报国”的职业自觉。医学教育,承担着教书育人和治病救人的两大任务,而在当时,无论是医学教育还是治病救人,上海与内地差别很大,在安徽,高等医学教育是空白,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是极其缺乏,东南医学院的先贤们听从党的号召内迁安徽,就是直面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就是到医学教育和医疗服务最需要的地方去,所以充分体现了医学教育“教书育人、治病救人”的职业自觉;第四,这一历史性壮举充分体现了老一辈安医人不畏艰难、艰苦奋斗的拓荒精神。从当时各方面条件都比较优越的大都市到各方面条件都十分艰苦的偏远农村,从内迁过程的点点滴滴我们都能够切身地感受到,没有一种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没有一种不畏艰难、艰苦创业的精神,是不可能完成这一历史性壮举的,充分体现了老一辈安医人不畏艰难、艰苦奋斗的开拓精神。

当下,正处于从建党一百年到建国一百年的重要历史交汇期,一百年来,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四个方面伟大历史性成就,但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艰巨任务,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从学校的发展来看,我们正处在学校事业发展第一个百年收官的最后五年,九十五周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创造了安徽高等教育和医学教育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在护佑人民健康、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对高质量的医学教育和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面临高质量发展的艰巨任务。为此我们必须从老一辈安医人九十五年来听党话、跟党走的奋斗史中汲取攻坚克难的智慧和力量。第一,必须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必须从历史中充分认识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充分认识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在实践中的充分体现,增强听党话、跟党走的高度政治自觉,特别是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关于“两个确立”的重大历史意义。第二,必须瞄准医学发展的最前沿,志存高远,奋力抢占医学创新发展的新高地。要充分发扬老一辈安医人内迁不畏艰难、开拓创新的精神,勇于开创医学发展的新领域,抢占医学发展的新高地,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对医学发展的要求为己任,勇于攻坚克难,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第三,要扎根江淮大地,服务安徽人民。作为安徽医学高等教育的开创者和引领者,护佑安徽人民的健康就是安医人始终不变的历史责任,我们必须像老一辈安医人一样,牢牢扎根江淮大地,始终坚持我们党“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新时代中继续书写“教书育人”和“治病救人”两篇大文章。第四,继续弘扬老一辈安医人内迁过程中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精神。新时代我们面临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艰巨任务,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增多,需要我们万众一心、团结协作,汇聚推动发展的强大社会合力,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超越狭隘的个人主义和自我本位主义,在共同奋斗中书写自己的人生价值。第五,要继续书写新时代长三角医学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新篇章。从现在来看,老一辈东南人当年内迁安徽的历史壮举无疑是当时长三角医学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这一重要举措不仅实现了医学教育的均衡发展,也促进了长三角地区医学教育和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提升。在今天,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指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战略全局,必须要做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循环”的文章,推进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而医学教育和医疗服务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无疑是摆在当代安医人面前的重要历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