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3月,毛主席带着“两个务必”的著名论断,率领党的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去回答“进京赶考”的历史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 中号召全党同志要不断学习领会“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使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在新的“赶考”路上始终坚持“两个务必”,应对挑战、奋力前行,走好新时代重邮实践的“赶考”之路。
一、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视察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时的讲话--《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中,回顾了我们党在香山期间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开启中国历史发展新纪元的光辉历程,指出“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赶考”,是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人即将进京接受执政考验的形象比喻;“赶考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在西柏坡时期酝酿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迎接执政挑战应有精神状态的高度概括。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该思考,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的历史起点上,站在“十四五”开局的起点上,站在学校“世界一流学科攀登计划”的起跑阶段,我们要如何“赶考”,如何来答好重邮人的新时代答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我们要去赶考,要去答卷,要经得起时代和人民的检阅,首先还是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只有我们党自身更加强大,才能真正做到守初心、担使命,才能真正增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才能真正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必须传承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我们党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具体来说,从红船精神、长征精神等激励我们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到西柏坡精神鼓舞党员干部谦虚谨慎、继续“赶考”,再到雷锋精神感召后人“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再到近两年的“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都是我们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凝铸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这些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我们要善于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去汲取力量,传承和弘扬共产党人顽强拼搏、忘我奉献的一系列伟大精神,以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高质量书写好时代出给我们的问卷。
三、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必须发扬重邮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核
重庆邮电大学始建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七十多年筚路蓝缕、初心不改,郭长波、刘宜伦、张应中、张云麟、毛幼菊等一代代重邮人,辛勤耕耘、砥砺奋进,让学校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同向同行,始终以振兴民族信息通信事业为使命,涵育英才、矢志创新,谱写了一段段壮美的时代华章。一代又一代重邮人将爱国之根、学问之根、创新之根深植在南山之上,将奋斗之花、开拓之花、奉献之花烂漫在文峰塔下,淬炼成了重邮人“通信报国”的红色基因、“敢为人先”的创新基因和“舍我其谁”的奉献基因。这是推动重邮发展的不竭精神动力,更是未来我们需要继续镌刻在更多重邮人身上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核。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目前,学校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全校上下正在为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目标奋力攀登,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在属于我们的新的“赶考”路上始终坚持“两个务必”,应对挑战、奋力前行。我们一定要将我们的红色基因、创新基因、奉献基因代代相传,一定要坚持以振兴民族信息通信事业为使命,让建成电子信息类一流大学的“重邮梦”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频共振。越是胜利在望,越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越是繁荣兴盛,越要努力学习、艰苦奋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松劲、不停歇。未来,我们一定能“赶考”成功,一定能给时代和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