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书记,好样的!老百姓对你评价非常高,说你驻村后当阳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刚刚进行完2019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的考核组组长、市农委副主任詹仁明,副组长、市扶贫办综合处处长孙元忠向重庆邮电大学派驻城口县蓼子乡当阳村第一书记舒强竖起了大拇指。
“舒书记敢较真碰硬,是实实在在在为老百姓干实事”老党员、二社社长王显玉对检查组说道。
在2019年重庆市对县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舒强所在的当阳村名列全县所有被考核村的第1名,支部书记作为代表第一次在全县大会上作交流发言。
“这是我们乡的第一次啊”乡长刘关林如是说。
2019年当阳村在全乡13个村社区综合考核中从2018年的第10名,跃升至第2名,脱贫攻坚工作考核位列第1,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旧房提升作为典型在全县推广,脱贫攻坚档案资料作为样板在全乡交流……驻村1年来,舒强为当阳村村民交上了满意的答卷。
着力搞调研,摸清全村家底
2019年3月,重庆邮电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舒强受学校选派,到城口县蓼子乡当阳村担任第一书记,投身到国家脱贫攻坚战斗中去。刚到当阳村,他面对的是村主任准备辞职、综服专干缺人、本土人才刚到,驻村队员缺乏,村干部电脑几乎一窍不通的局面。
这场战役如何打?舒强犯了愁,心中确实没底。“干事创业摸清情况是基础,找到问题是核心,对症下药是关键”,凭着多年人事工作经验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他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摸底数、找问题、理思路、想对策、访民情、解民难。
驻村以来,舒强坚持一线工作法,“问题在一线发现、在一线解决”。白天进村入户、晚上挑灯夜战,1个月左右时间,他遍访了全村所有贫困户,3个月时间,他遍访了全村所有农户,建立起了全村所有人员的信息档案,每一户是什么情况他如数家珍,全村情况是怎样他信手拈来。
情况都搞清楚了,问题在哪里呢?村支两委士气不高、凝聚力不强、工作成效差,产业发展薄弱,脱贫攻坚各类档案资料缺失,老百姓满意度不高,
“两不愁三保障”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面对如此多的问题和困难,舒强将其全部列成了清单,在走访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症结。3个月下来,他进村入户详研判,细分析,作为老人事,他觉得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人”,人是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成败的关键,因此他始终围绕“人”做文章,慢慢使当阳村有了起色。
着力引领人,增强向心力凝聚力
之所以前面工作做得不好,主要还是因为全村村民没有拧成一股绳,向心力不够、凝聚力不强。两委班子军心涣散,心没往一处想,劲没往一处使,原有班子成员心中有怨气,新来的人受能力限制,无法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找到症结后,舒强采用“整体推进、各个击破”的方式,通过党建引领,让班子在思想意识上逐步发生转变,提升整个班子的精气神。通过单独谈话、谈心,深入了解每个人的家庭状况、工作困难,一件一件有针对性的解决。
在提升全村村民凝聚力上,他首先从两委班子入手,加强作风建设,提出老百姓反映的问题“当天有答复,3天给回音,7天抓落实”的工作要求,牢固树立为村民服务的思想,逐渐建立起与村民的信任机制。同时通过农民运动会、院坝会等方式不断提升村民爱村建村意识,形成了“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的良好氛围。
着力培养人,带动全村发展
村要发展,只具备了良好的思想素质还不行,还需要过硬的能力水平。刚到村,面对村级班子绝大部分人不会计算机、不会写文稿、不会做表格的现状,舒强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长,自己编教材、自己做课件,给村支两委和有意愿的村民做培训。
从计算机基本应用到相关文稿的写作,舒强都手把手的教、一字一句的改。经过近1年的培训,村支两委人员慢慢都能独当一面,履职能力大幅度提升。
在全村村民能力提升上,他从培养致富带头人入手,采用“致富带头人+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模式,带动了全村产业发展。邀请相关领域专家来村,对农业产业进行指导,培养老百姓科学种植、生态种植的能力。入村以来,先后培养了生猪养殖、中药材种植、劳务经济发展3名产业发展带头人,带动了30余户建卡贫困户发展,年收入达到90余万元。2019年全村农业产业收入达到260余万元,是2018年的近3倍。
着力引导人,树牢自力更生谋发展意识
“舒书记,我也应该吃低保”“舒书记,我也应该是建卡贫困户”“舒书记我的那个钱没拿到”……入户走访舒强听得最多的就是老百姓相互攀比、要待遇问题。“现在党的政策好,我们要怎么用好。脱贫攻坚绝对不是撒胡椒面,而是真正让有困难的群众能通过我们的政策扶上一把,让他们在小康路上不掉队”“我们坚持的原则是,不会因为谁给我们说了什么我们就解决什么,也不会因为哪个没给我们说,我们就不解决什么,我们将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让党和国家的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原则上我不希望有劳动能力的人吃低保”舒强在全村社员大会上说道。
面对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的局面,舒强从社长和自己的帮扶户入手,取消了他们的低保,并连续5天到家做工作,慢慢端正其态度。2年来,他走得最多的就是全村的问题户、困难户、吊远户、满意度较低户,给他们讲政策、说道理。2年下来,原来村支两委认为的矛盾突出、满意度低的农户、长期悬而未决的事情都逐步得到了解决。舒强也逐步与老百姓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老百姓现在有了事情都会找舒书记。如今,当阳村风清气正,群众满意率维持在99%以上。
着力激励人,不断激发老百姓内生动力
全村的各项事业发展,激励人是关键。“守令,你头脑活,行动快,生猪养殖是个稳定发展的产业。目前全城口生猪缺口每年都有几万头,把技术弄好,这个可以做”舒强对返乡创业的致富带头人王守令说道。
当阳村一直是产业空心村,没有一个支柱产业。为激励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舒强从市场调研到形势研判,从技术学习到落地实施,从地块协调到融资投产,都全程参与、带头示范,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激励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2019年当阳村生猪养殖基地建成后,带动了全村产业发展,为农户增收100余万元,目前生猪基地二期工程已接近完工,2020年出栏生猪2000头以上,产值达到700余万元。
“你有技术、有经验、又有场地,为什么不自己发展产业呢”舒强对内生动力不强的贫困户王明召说到。针对内生动力不强的老百姓,舒强逐户研判,给其讲道理、说政策、正思想、找出路,一户一户想办法、找政策,激励鞭策老百姓主动脱贫,积极劳动,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
如今,舒强早已把当阳村当作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对这片土地怀有特殊的感情。“只有一年的时间了,我们必须抓紧,进一步夯实产业、完善体制机制、培养一支能支撑乡村振兴的干部队伍”舒强着急的对党员干部说道。今年,舒强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全村的生猪养殖支柱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村支两位队伍能力要迈上新台阶;村级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建设要走在全县前列。“脱贫攻坚不是终点,乡村振兴是新的起点。乡村振兴,我们不仅要走在全乡前列,而是必须要走在全县前列。”他给全体村民说到。如今,他又踏上了新的征程。(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