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创设计实验课的提出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5月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提出将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放到“提升社会文明水平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位置。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对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力。美术学院于2016年开始打造文创设计实验性课程,加上实验二字是因为它还在探索阶段,主要安排在艺术设计学专业的专业课程。提出实验课的原因有三个方面:其一,以传承弘扬国家文化,以德立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其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需求,相对传统商业设计,文创设计的核心是对文化的理解和创新,这需要培养学生多元的知识结构和灵活的设计思维,而这也是设计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其三,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科班生来说,大部分的商业实践,碍于甲方的诸多约束,很难发挥出科班生的设计特点,尤其在二三线城市,部分设计要求和设计需求还未达到相对的高度,大部分广告公司的实践案例对于学生来说“重技轻艺”,过于“功利"和“表面" ,反而造成了学生对设计学习的疑感和设计认知的混淆,自身能力也没有得到全面锻炼。针对以上两方面的原因,2016年开始,美术学院积极对接国家发展需求,探索实施文创设计实验课,以期打造文创设计课程群。
传统艺术设计专业课通常以知识点、设计元素.单元模块为授课主要内容,往往会不自觉地忽视艺术设计专业的交叉性、模糊性和综合性的学科特点。协同教学为文创设计实验课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基于人才培养需求和协同教学方法的特点,2016年美术学院开始正式组建文创设计实验课导师团队,分别从不同学科、不同行业、不同机构聘请相关人员作为知识协同的相关教学导师,整合全院上下的硬性资源和软性资源,力求通过协同教学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二、关于文创设计实验课的命题
2014年,江西列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中央要求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江西样板”,政府投资修建了各种湿地公园、文化娱乐、休闲场所等配套观光设施,加上江西原有的人文风光等旅游景点的不断投人和开发,江西旅游市场一片大好,政府、企业和高校均意识到旅游文创设计是传播旅游文化.推广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旅游文创设计不是狹隘的旅游纪念品,它除了承载纪念旅游的功能以外,更需要将区域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所以文创实验课程最终以江西旅游文创设计为大命题,学生选择自已感兴趣的各个旅游景点为小命题,不仅保证了整体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又保证了不同学生的设计个性。旅游文创设计不仅是文创设计实验课的一个命题方向,也是培养学生设计责任感的一种途径 。
三、课程实施要点
课程实施过程中有几点尤为重要。第一,鼓励学生主动选题。实验课教师只定大命题,小命题完全由学生自主选题,确定选题需要有说服组员和导师的理由,直到选题论证合理再通过。第二,导师转换角色参与讨论设计制作的全过程,成为组员中的一份子,除了引导更需要配合学生完成设计项目。第三,实体考察时,需要联系景区负贵人获得相关支持,从而更好地了解景区发展需求。第四,方案的修改和制定不以单一导师为标准,需要协同多方对象进行评价论证,同时需要体现评价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实际商业需求和常规理论评价往往存在差异,如图1海昏侯墓主题文创产品,创作中期因为工艺技术问题,左图的金色部分未能完成,部分导师认为作品效果欠佳,特别是大面积的黑白作品让人略感不适,但参加展销会后发现对这套作品感兴趣的年轻人非常之多,他们觉得此套设计极为时尚,独具一格,当时就下了大量的购买订单。第五,指导统一主题作品时,导师需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创作,避免作品的雷同性。如图2图3为江西省奉新县九仙温泉度假村的主题文创设计,设计之初就要求学生同一命题分别从不同消费需求,不同文化需求人手,图2是以养生养心为宣传主题的九仙清尘品牌,针对的是来九仙温泉度假村休闲养生为消费目的的成人消费群体;图3是以宣传年轻可爱的青春气息为主题的九仙记品牌,针对的是陪着父母来九仙温泉度假村游玩的青少年游客。不同风格的品牌形象可以提高与商家洽谈合作的机会,同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设计个性。
图1海昏侯墓文创设计 图2九仙清尘文创设计 图3九仙记文创设计
四、课程设计流程
图4课程设计流程图
五、课程设计的协同要素
(一)学科知识的协同教学
不同学科知识的协同是文创设计课程的一大特色,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艺术设计学专业与旅游管理、中文、新闻传播等学科专业知识的协同,这个重点体现在校内不同专业导师的协同教学配合上;一个是理论型知识体系与应用型知识体系的协同,这个重点体现在校内导师与校外行业导师的协同教学配合上。理论型知识体系与应用型知识体系协同教学的方式,可以从多个学科角度发现设计问题和解决设计问题。
通过跨学科的知识协同可以很好的整合知识资源,获得知识效益最大化。
(二)教学资源的协同
教学资源大致分为内部教学资源和外部教学资源。其中主要包括:第一,多个专业工作室的协同制作;第二,校、企、政府多方资源的协同;第三,打造青蓝文创研发中心,科教协同无缝对接;第四,成果交流资源的协同,通过校、企、政府的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多个展示交流的机会,通过参与各项展览和营销会,学生作品不仅获得商业认可,还获得更多的商业机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作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创业热情。
(三)成果转化的协同
实验课程中的成果转化由多个环节共同完成。第一,为成熟的设计作品申请外观设计专利,保护其知识产权便于洽谈合作;第二,优秀设计作品汇总成册,汇编成教学案例;第三,通过成功品牌的创立与相关景区主管部门门建立长线联系合作,保证实验课程的连续性;第四,设立文创品牌进行线上线下销售,开展文创集市;第五,结合创新创业进行项目孵化;第六,实验课前期寻找命题委托方,以实际落地合作为目标进行项目设计。
结语
对于文创设计实验课的教学而言,协同一切可利用的软性资源和硬性资源是课程开展的前提,教学过程的实施是课程的核心,教学成果的转化是课程的难点,为了今后文化设计课的教学成果能够获得更好的展示和推广。随着这几年文创设计实验课的不断改进,已经逐步形成以插画设计招贴设计、包装设计基础、文创设计赏析、专业选修课为主的文创设计课程群,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文创设计课程内容的模块也逐步清晰,以红色文创、食育文创、非遗文创、三农文创四个文创设计主题为主,依托青蓝文创研发中心为主要成果转化平台,育人成效明显,社会反响热烈,多次获得各界的文创特邀,逐步形成艺术设计学“文旅融合”的专业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