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王丹 张丹 黄思婧) 12月14日,为期两天的2021“一带一路”人工智能大会在西安市圆满闭幕。大会打造开放、共享的人工智能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以国际化、前瞻化、产业化的视角,解析并洞察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路径,为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双链”深度融合,“一带一路”建设、国家及区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智慧供给。“一带一路”人工智能创新联盟理事长、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焦李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杨宗凯,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王立军共同担任大会主席。大会包括“人工智能大会”“人工智能院长论坛”及“人工智能产业论坛”三大板块,40位长期在人工智能领域耕耘的中、外院士、学术界及产业界的领军者围绕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教育创新等主题集中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产业思考。线上、线下共吸引了327万余人次参会。
13日上午8点30分,嘉宾云集,盛会开启,多位院士、专家、企业代表参加了开幕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石光明,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刘宏,西咸新区党工委委员、泾河新城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宏伟为大会致辞。开幕式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王泉主持。“一带一路”人工智能创新联盟理事长、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焦李成主持大会主题报告。
院士视角,解码人工智能学术前沿大会主题论坛中,中国科学院院士管晓宏,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张平,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王立军,IEEE计算智能学会演化计算先驱奖获得者、IEEEFellow姚新,欧洲科学院院士金耀初,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陈长汶、周志华、刘德荣,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田奇、宋永端,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刘宏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孙富春教授,重庆邮电大学校长高新波教授,西安黑洞产业智库首席专家金乾生带来人工智能学术前沿、研究趋势、产业应用等主题的精彩报告,奉献了一场高水平、多视角、深层次的学术盛宴,集中呈现了人工智能领域的现状及未来。“一带一路”人工智能创新联盟副理事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侯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张向荣、李阳阳共同主持主题论坛。
聚焦教育,探索高端人才培养路径院长论坛聚焦“人工智能+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发展和最新科研成果。西北工业大学校长助理张艳宁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重庆邮电大学副校长王国胤教授,陕西理工大学副校长王磊教授,香港城市大学讲座教授、IEEEFel鄄low张青富,天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胡清华教授,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杜博教授,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杨易教授,陕西省教学名师、西北大学陈莉教授,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院长王伶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车万翔教授,英国诺丁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屈嵘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孟德宇教授,IEEEFel鄄low、西北工业大学韩军伟教授分享了教育信息化建设、人工智能发展的“碳达峰”、“碳中和”、人工智能课程体系设计、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建设、启发式多目标优化算法、智能化视觉数据处理等主题的报告。院长论坛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尚荣华、缑水平等共同主持。
产业前瞻,人工智能赋能“双链”融合产业论坛关注人工智能赋能中国产业竞争力。商汤工程院院长、集团副总裁沈徽,澎思科技新加坡研究院院长、首席科学家申省梅,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科研管理部部长程睿,华为癉腾计算开源框架&生态产品总监田昆阳,北京一流科技
(下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