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情,都会有利有弊,这符合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一道汇聚百姓血汗的长城,既不能把敌人阻隔于国门之外,也不会隔绝社会人文间的交往,任何方式都不能阻挡历史车轮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
奉行拿来主义,彻底打破闭关锁国的狭隘意识壁垒,实现特色基础上的世界大同,将是全面跟上世界发展的期待,更是与时俱进之必要。
要不要把这历史的印迹作为留给后人的精神炫耀,伟大,辉煌,牢固,只能说明历史。这历史的遗址乃中华文明的绚烂一页,翘盼后人从中醒悟到更多、更全,更有利于社会进步发展的道理。初探弥河源
10月10日晚,皓月当空。避暑山庄股松下。沂山“三剑客”月下“论剑”。话题之一,便是明天探寻弥河源头———五叠瀑。
弥河,古称巨洋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是横贯县境南北的母亲河。她在古代临朐“八大景中”就有“弥水澄清通地底”的美誉。小时候,终日嬉戏游玩在母亲河的怀抱里;临河而居的我,是喝着弥河水长大的,却不知弥河源自何方,还以为弥水只是天上来。上学后,从老师的教诲里,方知道弥水源自于县境南面的沂山怀抱,又汩汩滔滔北流而下,经由临朐、青州、寿光三县市,汇入了渤海。
再后来,在有关东镇沂山的文化丛书里了解到,这源自于沂山的大河,还不只这一条,东向流入安丘市的是汶河,南向的是沂河,东南向的是沭河,这源自于东镇沂山的四条大河俗称为“沂山四子”。
在我印象中,这源自于沂山的母亲河就是出自于北山门西侧峡谷中顺流而下汇入沂山水库的溪水。作为熟读沂山这部大书的抱石堂主,在遍查资料并亲历考察后的结论是,弥水源自于西沂山的水石屋村西的天齐湾,而天齐湾的水源,则来自于沂山最 高峰玉皇顶西侧悬崖上的五叠瀑。
沂山还有“五叠瀑”?只知道庐山有个三叠泉,沂山的瀑布是三叠瀑,这五叠瀑该是个啥样子呢?太诱人了!要不是每晚都得上网码字完“走近沂山系列”的任务,恨不能当晚就拽上二位剑门高手,踏着月光攀崖探瀑。
翌日早饭后,收拾好相机、纸笔等随身物品,“三剑客”徒步上路。本来五叠瀑大约处在玉皇顶的偏西北方向,因前往玉皇顶的道路大修,堂主建议走过停车场便西下进峡谷。众颔首。
有了上次团崖遇险的教训,沂山君警示说,这次可要沿路做好标记,不能再误入歧途。堂主笑而神秘地答道,这回处处有险境,不能再走回头路了。上次谁也不能责怪,是真的遇见狐狸仙给迷糊了。看这堂主说的,上次是狐狸仙作怪,这次要是遇见沂山狼仙该咋办?
下沟谷的,是一条可能采蘑菇或者采药人踩出的模糊小径,可不一会儿,那模糊的小径便蒸发了。好歹天气好,密林中光线清晰,堂主引领着小心翼翼地摸索前行。因这里长年雨水充沛,古松参天,灌木丛生,荒草茂盛。尤其那千缠万绕的藤萝植物,象粗大的蜘蛛网,将树与树,树与灌木缠绕了个严严实实。前天,在去团崖的丛林穿越中,也见到过藤萝缠树的景象,可那是单株的。这里却很不相同,千缠万绕的藤萝植物象蜘蛛吐出的粗线,织成了密布的蜘蛛网。每前进一步,都得拨开面前的藤萝,或钻行,或跨越,行进极其缓慢。抬头仰望,只能从高大树冠的缝隙里看到支离破碎的天空。这简直就是误入了汪洋恣肆、极其张扬的藤萝世界,这可是北方的原始森林啊!
摆脱藤萝王国的纠缠,竟然破费一个小时,才深入到了峡谷底。前行,进入一片高大、粗壮的栗子树林。这里再没有藤蔓的纠缠,有些豁然开朗之感,紧张的心情稍稍放松。两人方能合围的巨树随处可见。树上的果实已经打净,地下是没脚深的栗子树叶,踩下去,松软舒适,且沙沙作响。堂主介绍说,这些栗子树大都超过百年树龄,山里林场的工人负责管理和收获。
摆脱藤萝王国的纠缠,竟然破费一个小时,才深入到了峡谷底。前行,进入一片高大、粗壮的栗子树林。这里再没有藤蔓的纠缠,有些豁然开朗之感,紧张的心情稍稍放松。两人方能合围的巨树随处可见。树上的果实已经打净,地下是没脚深的栗子树叶,踩下去,松软舒适,且沙沙作响。堂主介绍说,这些栗子树大都超过百年树龄,山里林场的工人负责管理和收获。
轻松穿越了栗子树林,却进入了怪石阵。在古松群里,曾经叹服那里象赶山会一般接踵而上的奇石阵。可这谷底的奇石呲牙咧嘴的,面目狰狞,很有些恐怖之感,谓怪石阵,名副其实。
接连穿越了三个“雷区”,终于来到弥河之源的五叠瀑之最上瀑。堂主逡巡四顾,终未找到首瀑的影子。“哪里去了呢?前些时还领着县电视台‘发现沂山摄制组’前来拍过片子呢”,堂主自言自语间,额头竟急出了汗珠。难道又迷路了?我和沂山君正也在焦急,突然传来了堂主的狂喊:“乌拉,在这儿!” (连载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