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这边,是我将镜头对着学校的花惊喜:“我们学校有了春天的气息,花开了,簇簇淡粉、簇簇鹅黄,多好看!”
视频那头,是父亲说:“咱这边的花也开了,公园里的迎春花特别漂亮,我还拍了照片 给你看看。”
不一会儿,我收到了迎春花的相片,果然漂亮。相片中,我被一枝还没有完全绽放的迎春花吸引。小小的鹅黄色花瓣似开似合,显得温馨美好。阳光热情地拥抱一朵朵可爱的小黄花,它们却害羞地回避,弯曲自己的脖颈,害羞地露出自己的小花蕊。看了好久,忽而想起,这还是我第一次对着相片来欣赏故乡的花儿。以往的周末,都是我亲自去体验盎然的春意。轻抚花瓣、细嗅清香。如今,虽难以形容这样的观赏感,但大抵还是寻常不同的吧。
父亲与我的电话不曾挂断,不过已经从花儿聊到了家常。
“你小弟在七中报名了,明天去考试。”
“嗯,我给他加油!相信我小弟能达标!”
七中,是我的中学,在那里,我度过了懵懂青涩的初中时光。记忆中,那里的学习气氛浓厚,学校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习竞赛;那里的教学资源丰富,多媒体授课方式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那里的课外活动多样, 校运会、模特大赛、踏青,数不胜数;那里的奖励制度完善,进步了,就有机会获奖……我喜欢那里,觉得它的教育环境也适合小弟,所以推荐小弟去那儿读中学。
几天后的一晚,已经过了十点,我破天荒地接到家里的电话(因为平时都是用微信交流的),以为发生了要紧事,倒有些许慌神。然而在了解事情原委后,怕是只有到到操场上跑两圈来才能表达内心的喜悦。
“中了!你小弟考上了!而且考试的分数和你当年考的一模一样!”
兴奋!还是兴奋!这兴奋可不亚于我的金榜题名。哈哈,我和小弟恁地有缘分,同小学,同初中, 竟然还是同分数吗?我调侃他道:”不可以考和你姐中考一样的分数,不然没出息。”
调侃归调侃,我还是要给小弟鼓掌,但也告诉他要不断地努力、不停地奔跑才可以,因为我中考时和理想的高中录取分数差了四分,是小有遗憾的。他回复了我,还跟我做了保证,笑得一脸幸福。
这一晚,我只知道自己在那里傻乐。回想起 12 岁那年考试时满脑子的紧张,满手心的冷汗,考后在七中校门口排队,等待父母接自己回家。三天后听到自己被录取的消息, 傻愣愣地忘记了雀跃,只看着大人们开心,自己便也跟着笑:“要上初中了, 还是一个不错的中学嘞, 是该长大了。”现在想想,那是曾经的幻想憧憬与向往。可当时的感觉和此刻听到小弟考上的感觉截然不同,大概此刻的我,更像是那时的父母吧,即使自己再怎么回忆自己的经历,也无法知道小弟考试的时候有多么紧张,是否紧张到害怕自己会辜负父母和姐姐的期望;也不知道小弟在背后有着怎样的努力;更不知道小弟是否能体会到自己即将步入中学,从此自己就要逐渐学习独立生活了……
这应该也是我看花时的感觉吧。花开美好,却也度过了一季寒冬, 凭自己的勇气和韧性开花。或许它现在只是一个花苞,但我相信时间到了, 它就会绽放出自己的风采。花如少年,少年如花,这就是成长的滋味吧。从自己年少成长看他人少年绽放,种种回忆历历在目,酸甜苦辣,几味陈杂,即使跌跌撞撞,也会一路狂奔,一路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