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杭州师范大学 - 《杭州师范大学报》

冬日物语

作者:赵莹    
2021-12-10     浏览(121)     (0)

文章描述了作者在秋末冬初的感受,对秋日的留恋和对冬日的期待,通过成长、挑战和蓄力,期待更好的自己。作者捡起一片残叶,告别秋日,期待下一次相逢。

  于忙碌空隙,漫步校道上。许是秋日留下了太多美好回忆,以至于立冬已过,仍觉身处秋天。直到倏而寒风起,枯黄的落叶碎了一地,才发觉冬日已至。那些人与事交织的秋日岁月,随着时间流转渐渐远去。我站在十字路口远眺,回首时光深处,冬日物语就此而起。

似乎在古代诗人眼里,秋日总是多愁思。一片落叶,带来无以言说的无奈;一轮明月,唤醒深藏于心的思念;一排归雁,激起魂牵梦萦的乡愁。瑟瑟秋风,总多情。于我而言,色彩斑斓的秋却充满了希望的色彩。

这个秋天,我就像一只小小的蜡烛,想要努力放出光芒。从入校伊始的害怕胆怯,到如今的得心应手;从迷茫惶恐,到坦然面对。通过一次次部门面试,收获了自己喜欢的工作;经历一次次新挑战,突破了以前那个小心翼翼、胆小懦弱的自己;学习一页页的专业知识,成为了更好的自己。在这个不一样的秋日里,我慢慢成长,像一朵向日而生的花,生生不息,暖意丛生。我将秋日里得到的无限温暖悄悄收进心里,永远珍藏。

对秋不舍,而冬已至。自入冬以来,一股清愁和哀思便悄悄地从冬日的角落里探出头来,莫名其妙、毫无缘由地占据了我的内心。或许是那个收获颇丰的美好秋天与我渐行渐远了,又或许是离归家的日子又近了一些,思乡之情愈浓。这都为我的冬日生活披上了一层感伤。但转念一想,世间又有何物未曾经历告别与重逢呢?我们告别旧时光,与未来相逢。我们告别家乡,却总有一天叶落归根。我们相逢于人,相逢于世,最终相逢于自己。我们告别秋日,却总有一天会再重逢。

我时常在梦里梦到那个雪花纷飞的北国,也常常怀念人生中第一次看雪的经历。因为身处南方,所以看雪对我而言弥足珍贵。还记得儿时的某个清晨,甜酣之时,被父母的一句“下雪啦!”梦中惊坐起。顾不上形象,我光着脚小跑到窗边远眺。只见窗外的雪花从银灰的天空悠悠飘下,大地银装素裹耀眼夺目。那一瞬间,仿佛得到了全世界最好的礼物,欣喜至极。那一刻,极目所望,尽是白色,仿若进入了无声世界,一切都寂静得如此美好。那种抑制不住的惊喜和激动,回想起来,至今未息。意外的雪景,让我对冬天充满了期待。我期待冬日的暖阳,期待踏雪而上的感觉,期待体验亲手堆雪人的喜悦与快乐。

即使对秋日心怀不舍,但冬日里也依然存在值得欣赏的美好事物。它带着秋日的浪漫,深情地延续着一季又一季。倘若说秋天如母爱,如小溪流水,涓涓细流,沁人心脾。那冬天就像父爱,凛冽之中却暗含温暖,给人以醍醐灌顶之意。比起母爱缓缓的润泽,父爱也许更能带来隐忍与勇气。路边花草,世间万物,都深藏起来。在这个冬日,学会了坚忍。它们暗自成长,蓄势待发。在经历冬日的寒风摧残和风霜雨雪,在触碰冬天的冰凌和坚硬后,才更懂得修炼。它们明白,唯有不惧风寒,来年才能厚积薄发,精彩绚烂地绽放。

也只有这个时节,才更适合挑战。我们在凛冽中默默坚守,期待来年花开;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超越极限,挑战自我。我这只小小蜡烛,也在这个寒冷的冬日悄悄蓄力。在每个工作会场上挥汗如雨,虽劳累却充实;在校报上激扬文字,平淡而幸福;在演讲中大胆展示,柔软而温热。或许冬日教给我的,是忍耐,是追求,是开始注重过程的成长。在秋季收获,于冬日蓄力,在这个专一的冬日,我们与更好的自己不期而遇。

我捡起地上的一片残叶,站在路口回首,与秋日告别,期待下一次相逢。同时,也怀抱对冬天的期待,虔诚地向冬天走去。也许一个人只有真正体会到冬日物语,才不畏风雨,无惧风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