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郑州警察学院 - 《郑州警察学院》

你引领着我们,穿越梦想奔向未来

2021-12-08     浏览(14)     (0)

眨眼间,铁道警察学院即将迎来70周年校庆。自1950年建校以来,铁警校友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一部又一部的英雄篇章,下面请跟着小编的步伐,一起回顾这些校友的在校经历、从警风采,以及他们对母校的深切怀念。

“我今晚要出趟差,估计两个星期,去趟重庆、四川……”接到通知后,我给妻子打了个电话。

“你不回家收拾点衣物吗?”妻子问。

“不了,带点应急的衣服,那边光同学就有上百人呢,其他没问题的!”

“知道你同学多,你自己注意安全!”

我叫胡金力,1983年 5月出生,2002年9月进入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法学专业就读,2005年8月毕业后短暂的到南昌铁路公安局工作后,调入武汉铁路公安局工作至今。

光阴似箭,15年弹指一挥。还记得,2007年第六次大提速,2008抗冰雪、汶川抗震救灾和举国盛世奥运安保,2010世博安保,我都有幸以不同形式参加,数千名铁警学子也从全国各地赶来驰援,他们在岗位上,尽展英雄卫士风采。直至2019年世界军人运动会安保,乃至2020年抗“疫”战争,一场场大考,背后满是铁警艰辛、荣耀和记忆。

“你也是‘铁警’的?”每次在外,很多陌生的师兄、师弟和同批同学上前问,很快就熟悉了。是啊!每3名战友中就有一名铁警校友。

天南地北目标同!“至诚、至公、敏学、笃行”的校训,我们始终铭记于心。我们的工作虽然繁忙、复杂,但我们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力维护铁路运输安全畅通!

五湖四海皆兄弟!从青藏高原到茫茫戈壁,从广阔草原到万里海疆,从白山黑水再到中原大地,只要有铁道线的地方,就有铁警学子兢兢业业、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身影,他们在祖国各地尽情挥洒着自己的汗水。

少了觥筹交错、虚与委蛇、阿谀奉承,多了同学之缘、校友之谊、母校之忆……

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怀揣着对藏蓝警营的向往,我报考了敬爱的铁道警院。那一年,我怀着无限憧憬走进校门,望着庄严的警徽,看到门口两侧的门岗,不由肃然起敬。

由于手艺不精,为了床铺的“豆腐块”,我们“无所不用其极”,把水泥地板刷干净后,将被子铺在地上,大家一道扶着胳膊踩了又踩,到后来每天一人负责督导,全宿舍、全班、全中队开展评比……

由于反应速度不快,为了半夜的紧急集合,刚开始晚上睡觉时我们只敢和衣而卧,到后来才敢脱掉外衣。

从军训开始直至毕业,天刚蒙蒙亮我们就要队列出操,即使夜幕降临也要队列整齐。向左转、向后转、齐步走……梧桐树下、小白楼旁、操场一侧,大队长和教官不厌其烦地示范着每一个动作,纠正我们的每一个错误,一人不合格全排罚重做。到后来我们竭尽全力,力求每一个动作都正确到位,在无数次的重复之后,枯燥烦闷如同潮水袭来,从来没有过的劳累、体力的透支冲击着心理防线,让大家难以承受,但都咬牙坚持。

“铁警毕业的学生对党忠诚,团队意识、大局意识强,纪律严明!”各级领导对我们的执行力大为赞赏,参警后我逐渐发现了队列、出操的魅力。这便是至诚至公、行稳致远,母校通过默默的教导、付出,为系好我们成为预备警官的第

一粒扣子!

在警体课程中,很有代表性的就是散

打、擒敌,老师们一直要求:速度、抗击打

及耐力都必须要好。起初上完课程,感觉

腿都不是自己的了,第二天都爬不起来,

但出拳速度变的越来越快、越来越重,在

日常训练中,对抗也越来越激烈,直至传

出“不见血考试不能及格”的说法。

而在文化课程中,在有代表性的法律

文书写作课堂上、考试中,也有罚抄、多次

重做、反复补考……

“业务上手快,善于钻研,身体素质整

体非常高!”这是公安领导对我校毕业生

的夸奖。只有参警后才能明白,大学付出

的汗水多么重要。铁路线上,母校的学生

逐渐成为铁路卫士团队中最重要的一支力量,这就是敏学致用、厚德笃行!

母校,就像一位仁慈、善良的母亲,无私的哺育着我们这些嗷嗷待哺的婴儿,又含辛茹苦将我们送到岗位,不计任何回报。

2012年,京广高铁全线贯通。武汉———郑州的高铁只需要2个多小时,回母校更加方便了。

“农业路31号”2015年毕业十年,我回到了这里,那每一分、每一秒,我的血液都在“沸腾”!崭新的大楼,日益完善的条件,严肃又和蔼的老师,风趣又知识渊博的教授,还有平易近人的队长们,适应时代发展设立的新的学科,注定了这座摇篮的发展越来越好。

“农业路31号”,一个熟悉的称谓,一个个灿烂的笑容,一颗颗陌生的心紧紧的系在一起。

“农业路31号”又回归到了我们的一个共同的起点:她,永远深藏在我们心底,不可磨灭!

对这里我们始终有着无限的眷念,我知道我也是属于这里的,我相信,我们铁警学子们也都属于这里。我们的生命之火也将从这里开始熊熊燃烧!让敬爱的母校伴随我们儿时的梦想,继续见证我们的成长,一同奔向美好的未来!

武汉铁路公安处 胡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