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河南视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劳务工博物馆

简讯10则

作者:编辑部    
2021-11-25     浏览(43)     (0)


01、石岩15对亲子零距离感受劳务工文化

5月15日下午,深圳宝安慧家党支部联合水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组织辖区15对亲子走进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开展“重温红色历史,传承革命精神”主题活动。

活动共分为红歌合唱、红色经典诵读和博物馆参观三个环节。孩子们一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合唱拉开了活动序幕,激旱的旋律让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红色经典诵读环节,4对亲子家庭满怀信心地走上舞台,伴着婉转的旋律,和着铿锵有力的节拍,声情并茂地朗诵《党旗颂》。参观博物馆环节,孩子们对深圳劳务工们曾经用过的钳子、小收音机、旧船票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围着讲解员问个不停。

02、宝安区航城学校到劳务工博物馆录制视频

5月21日,深圳宝安区航城学校师生参观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并在馆内进行视频拍摄。

当夭下午2: 30,航城学校师生一行在解说员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劳务工史料展、深圳首家“三来一补”工业复原展等展厅,对劳务工群体有了更多的认识,也对深圳改革开放的成果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师生对老物件如返乡火车票、往来书信等尤感兴趣,纷纷驻足欣赏。

参观结束后,航城学校老师为学生录制视频。“劳务工们把青春、热血奉献给了深圳。他们没日没夜地工作,不仅为了换取工资,还为了给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航城学校学生从劳务工博物馆的参观感受谈起,重点谈了自己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及自己的成长经历。摄影老师认真录制,连汗水渗满额头也顾不得擦。

据悉,航城学校此次录制的节目将用于参加宝安区教育局组织的第九届“阳光少年”评选之“我为四史学习教育主题地标代言”活动。作为劳务工优秀事迹和劳务工文化的参观教育基地,劳务工博物馆曾多次为学校及企事业提供视频录制支援,广受好评。

 


03、中建二局下属公司在劳务工博物馆举办主题党日活动

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激发党员扎根湾区干事创业热情,7月zz日,中建二局二公司安装分公司直属党支部前往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参观研学,并举办七月主题党日活动。

当夭上午,通过讲解员的介绍,中建二局党员们全面了解了劳务工博物馆的发展历史。主题展馆内一段段又字,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都写满劳务工的汗水。党员们在带有中建集团标识的安全帽展柜前久久驻足。原来,它的捐赠者是深圳地王大厦的建设者,也是中建集团的工人。党员纷纷表示:劳动最光荣,奋斗最美丽,从安全帽上面可看到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品质,今后在湾区建设征程中要继承劳动者的精神,“建”证特区新的发展历史。

最后,中建二局二公司安装分公司直属党支部在博物馆开展廉洁教育,并重温入党誓词。一个个清正廉洁的党员故事,让大家感怀颇深的同时,也受益匪浅;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誓词是承诺,更是坚定信念和无畏勇气的彰显。

04、建滔覆公司党支部走进劳务工博物馆

 

7月24日,建滔覆铜板(深圳)有限公司(简称“建滔覆公司”)党支部组织人员参观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深入了解“三来一补”企业和早期的生产流水线建设情况。

参观过程中,建滔覆公司党支部一行对深圳首家“三来一补”工业复原展很感兴趣。他们仔细聆听了关于“三来一补”企业生产情况的介绍,有的党员还在本上记录下相关内容。此外,党支部一行还参观了劳务工史料展、打工文学展等展斤。“劳务工博物馆不仅是一座从基层劳动者角度来设计的博物馆,从设计的宗旨、功能、内容、结构到参观流程、实物展示、版面设计也都十分用心,融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功能为一体,是一座以马克思主义艺术观来指导和设计的艺术博物馆。”参观过程中,建滔覆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发出由衷而专业的感叹。

建滔覆公司位于石岩街道水田社区,创豆于1988年。目前,公司厂房超过60间,业务范围由覆铜面板发展至印刷线路板、化工产品及国内房地产多个领域。


05、劳务工博物馆与深圳移动宝安分公司共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弘扬特区精神,了月z了日,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携手深圳移动宝安分公司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挂牌暨党建和共建合作书签署仪式,这是劳务工博物馆的首个馆企共建活动。劳务工博物馆副馆李蛟、深圳移动宝安分公司总经理刘靖等领导出席挂牌签约活动。

签署仪式前,双万代表参观了劳务工历史展。深圳移动宝安分公司的党员代表表示,劳务工群体的默默奉献托起了深圳城市的辉煌,今夭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继承和发扬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参观结束后,双万就党支部在组织建设、党员思想政治工作及党建引领生产等方面开展工作的情况进行交流和经验分享,并共同学习了党史,通过党建理论交流促进相互间的了解。最后双方代表签订了“党建和创”共建协议并为“深圳移动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揭牌。

据悉,本次馆企合作过程中,劳务工博物馆将进一步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和改革开放历史教育作用,使其成为深圳移动乃至中国移动开展党员学习教育、传承红色文化的第二课堂,实现双方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保障高质量发展。

06、深圳艾美特“小候鸟”飞进劳务工博物馆

8月6日,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飞”来了一群特殊的“小了l昊鸟”—深划I}艾美特小候鸟骤站的小朋友。

当天下午,2021年第12届深艾小候鸟骤站亲情关爱成长活动在劳务工博物馆隆重举行。此次活动由艾美特党支部、关工委、工会联合组织。2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艾美特员工的孩子走进劳务工博物馆。工作人员先让孩子们进行自我介绍,再对博物馆各区域分布及馆藏资源进行讲解,让大家真切感受到劳务工博物馆提供的各项便利服务。接着,小朋友们依次走进劳务工史料馆、打工文学陈列室等展斤。外来人口暂住证、返乡火车票、国产黑白电视、傻瓜式相机、打工生活日记……小朋友们通过这些特殊的文物,深刻理解了父辈们工作的不易。“爸爸给我讲,当年他是爬火车窗才来到广东的,我还不相信。参观劳务工博物馆后我终于信了。”小朋友小杰发出成人般的感叹。

深艾小候鸟骤站是由扎根宝安的老牌企业艾美特主办的留守儿童关爱组织,小朋友的家长都是艾美特等企业的员工,孩子则大多是留守内地的员工亲子。经过12年的发展,骤站已形成“艺米特长培训+功课辅导+德育教育+统—用餐+亲子服务+社工个案辅导”的全方位、一站式托管教育服务。


07、深圳市人才研修院组织参观劳务工博物馆

8月12日,深圳市人才研修院一行20多人走进深圳 (宝安)劳务工博物馆,深入了解深圳改革开放发展历史,“知归途,识来路”。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是中国最早吸引外来劳务工的地方,而宝安是深圳劳务工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这群特殊的群体如何在改革的洪流中朝着梦想奋发向前,陈列在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劳务工历史展斤里的近千件文物展品述说着他们的故事,将他们的身影纳入城市的历史中。研修院一行或在劳务工又物面前驻足凝思,或仔细聆听解说员讲解劳务工的优秀事迹。“走过一个个展示区域,看着一件件文物展品,我想起当年风靡一时的电视剧《外来妹》。那个年代的打工历史,除了电视外,估计只有在劳务工博物馆才能重现。”参观中,研修院员工小刘表示。

据悉,深圳市人才研修院设立于2016年10月,主要为人才提供资智企智对接,创新成果路演展示、学术交流、疗养保健、政策宣传等服务,打造多功能高层次人才综合服务平台。成立至今,石开修院已举办各类人才研修班30多期,举办人才研修活动300多场。

08、社区居民线上庆中秋

中秋佳节来临之际,为丰富广大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助推文化展馆建设,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联合龙腾、宝源、水田、塘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办“博物馆之家”第八期“中秋‘艺’起乐”线上才艺作品竞赛活动,9月12日进行了获奖作品颁奖仪式。

本次活动采用全程线上比赛的形式,参赛作品以中秋节为主题,包括中秋节美食制作视频、灯笼制作线上展示、画报线上展示、手工艺术品线上展示等多种形式。主办方及社区评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名,同时根据网络投票方式选出人气作品。

通过前期宣传,社区居民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近百名居民踊跃报名参加,投票访问量高达1.3万多次。居民投稿的作品中,既有美睐可口的中秋食品制作视频,又有漂亮的中秋祝福海报照片,还有极富创意的中秋礼物照片……这些作品充分展现了深圳社区居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特殊时期,他们通过自身才艺度过了一个美好而有意义的假期。

 


09、深圳宝安区高层次人才到劳务工博物馆参观考察

10月21日,深圳宝安区高层次人才大讲堂研修班深入劳务工博物馆,就深圳改革发展史及人才留用等方面进行参观考察。

当天上午,研修班一行20余人齐聚劳务工博物馆,通过参观学习包括不同年代的生产线、劳务工宿舍及饭堂、放映厅等,深入了解了广大劳务工所做出的历史贡献及深圳改革开放的发展变化。据了解,博物馆目前已征集史料及文物标本6000多件,在展厅展出约900件。“可以想象这些工人们当年生活工作条件挺艰苦的,工作是多么不易。”同行的小于感叹道。当解说员讲到馆万主办的“劳务工大讲堂”开展得有声有色,包括维权讲座、先进事迹报告、创业就业论坛等内容时,研修班一行纷纷对这种为深圳辅助留人的万式点赞。

10、深圳石岩环卫工人走进劳务工博物馆

在广东省第28届环卫工人节之际,为表达对石岩街道办环卫战线干部职工的关心关’}不,深圳宝安区石岩街道办庆祝环卫工人节系列活动之走进劳务工博物馆顺利举行。

10月22日,石岩环卫工人代表一行20多人来到劳务工博物馆,先后参观了劳务工史料展、深圳首家“三来一补”工业复原展示斤等展斤。数条曾经使用过的电器装配生产线、一本纸质已经泛黄的“宝安县临时居住证”、几十张从全国各地到深圳的火车票和长途汽车票·····一件件文物无不诉说着深圳改革开放的故事。环卫工人们从这些文物里面,仿佛看到了曾经的工作场景。看到深圳这些年的发展变化,他们内心油然而生自豪之感。
      “没想到在这里可以这么完整地了解深圳历史!更没想到我们的工作会被历史记住。”在深圳工作近15年的环卫工人老程第一次迈进劳务工博物馆的大门,言语间很是激动,“我其实只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