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报》

以青春之名 扬理想之帆

—— 记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李瑞传

2021-11-10     浏览(95)     (0)


李瑞传, 男, 河北省邯郸市人, 中共党员,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员, 现就读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机 18-1 班。曾任辽宁工大传奇工作室学生负责人,现任班级心育委员、 材料学院学生党支部纪检委员。

曾获创新杯·全国设计大赛一等奖、 2020 年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总决赛二等奖、 2021 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C 类二等奖等七项国家级奖项;荣获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辽宁赛区特等奖、 第十四届 “挑战杯” 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等十一项省部级奖项; 荣获第十一届“雄鹰杯”大学生发明创造竞赛一等奖等十一项校级奖项及若干院级奖项; 负责 2019 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一项, 授权实用新型专利两项; 发表SCI 学术论文一篇, 三篇投稿; 获得校第十三届 “十佳大学生” 等多项荣誉称号以及 2020-2021 学年国家奖学金等八项奖学金。

在大学以前, 他的经历虽称不上坎坷, 却足以刻骨铭心。 自小成绩优异, 勤奋刻苦, 然而在高中时期人生走向发生逆转, 他变得叛逆, 自欺, 无视学习上的糟糕, 一味贪玩, 终于在高考中尝到了苦头。也许成长总要与遗憾并存, 才能让人变得成熟, 变得坚强。来到辽宁工大, 浓厚的学习氛围和校风校训, 让他对学习以及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自18 年入学以来, 他便始终秉承 “朴实无华、坚韧顽强、 无私奉献” 的太阳石精神, 怀揣着坚定的理想信念, 昂首向前,以实际行动发挥了榜样力量。

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

窗外有风景, 笔下有前途, 立身以立学为先, 立学以读书为本。 步入大学,他始终把学习放在首位, 牢记 “诚朴求是、 博学笃行” 的校训, 坚信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 认真学习本专业知识,上课认真听讲的同时,坚持课前预习、 课后复习, 同时广泛涉猎各科知识, 努力拓展自己的视野。功夫不负有心人, 他连续三年综合成绩专业排名第一, 通过英语四、 六级考试, 取得计算机二级证书、 普通话水平测试一级乙等证书, 荣获国家奖学金、 国家励志奖学金、 社会奖学金等八项奖学金。

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他从不止步于自己的成绩, 虚心向身边更优秀的同学学习。 学海无涯, 学无止境, 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他认为影响学习最大的因素在于个人, 坐得住冷板凳, 才能求得真知,面对社会飞速发展的现实, 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 才能在实践中游刃有余。

作为在校生代表,在2021 级新生开学典礼上发言时, 他说到, 把认真当成一种习惯,不仅要认真做好学问, 更要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并且积极发挥能动性, 无论是学习还是其他活动, 我们都要主动参与, 而不是被动接受。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他深刻明白, 实践出真知。学习之余, 他积极参与材料学院人工智能工作室, 利用专业所学参与科研项目, 提升专业能力, 为以后工作和研究打下坚实基础。很多时候一个实验做好多次都没能成功, 但这并没有让他止步, 跟老师和学长探讨、 查阅相关文献……经历过无数次试错, 才有了最后的成果。18 年入学起, 他便加入传奇工作室, 努力学习 各 项 技 能 ,包 括 Inventor、 CAD、keyshot、 Office 等, 积极参与各类科技创新竞赛, 从此工作室便成了他学习办公的主战场, 每天晚上都是寝室将要熄灯才离开。随着学习任务量的增大和参赛作品要求的提高, 通宵达旦更是成了家常便饭, 每当抬头看到窗外黑夜中明亮的繁星, 就仿佛看到了工作室里和自己一起努力着的小伙伴。逢山开路, 遇水搭桥, 对于没有接触过的比赛他们一点点摸索, 不放弃任何一个可能, 抓住每一处创新点, 尝试每一个可行性。在工作室度过的春夏秋冬, 不管是夏日的酷暑还是冬日的严寒, 都没有阻挡他追逐梦想的脚步, 一间小小的工作室见证了他日复一日的忙碌身影和坚定步伐。 作为工作室负责人, 近两年带领团队获奖120 余项, 工作室成员的创新能力、 学习能力、 合作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

他时常告诫学弟学妹,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 而是来源于一步步的脚踏实地。青春的路上少不了奔波和汗水,我们应做到不因艰辛而放弃, 不因阻塞而退缩。 星光不问赶路人, 时间不负有心人。三年的坚持,成就了现在的他,不但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格, 而且学习能力、 创新能力以及管理组织能力也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 梦想有多大, 舞台就有多宽广。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面对各种各样的活动, 他勇于挑战, 不断尝试。 大一入学之后, 加入学校勤工助学超市做兼职工作, 从一开始的南校二舍, 到之后体育用品店,结识了不同专业的优秀同学,渐渐从内向变得自信外向, 并且在2019年勤工助学新年联欢会上担任了主持人,这是他突破自我的一次新尝试; 在2020—2021 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召开第三次学生代表大会, 他担任第一代表团团长, 履行代表团职责; 作为班级心育委员, 协同班委开展工作, 积极开展心理主题活动,帮助同学们解决问题, 提高班级凝聚力;怀揣着对党组织的向往, 在 2021 年 10 月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正式党员, 现任材料学院学生党支部纪检委员,他积极参与党支部日常工作、 活动等, 在工作过程中, 高标准、 严要求,各项任务都能够认真高效地完成。

他始终向着 “勤学、 修德、 明辨、 笃实,爱国、 励志、 求真、 力行” 的箴言看齐,向着成为德、 智、 体、 美、 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看齐,努力践行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尤其是 2021 年伊始,他的家乡河北省出现新冠肺炎疫情,作为返乡大学生, 他义无反顾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团队配合村委会工作, 参与疫情防控, 每天坚持早起奔赴工作岗位, 一丝不苟地进行登记和体温测量,严格按照流程开展工作。疫情最紧张时, 他曾熬夜工作到凌晨三点, 早起六点多又投入新一天的工作, 抗疫志愿服务达 400 多小时, 获得了中共曲周县委表彰, 荣获 “优秀志愿者” 称号。当问到他为什么放弃假期休息时间冒着凛冽寒风去做志愿者时, 他说: “我是大学生,我更是一名党员, 国家培养了我, 现在国家有难, 我必须站出来。” 在校园里, 他是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在抗击疫情时, 他是一名不辞辛劳的志愿者。 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青年的初心与使命, 诠释了当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新时代青年, 就应该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 不惧风雨, 勇挑重担, 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饮其流时思其源, 成吾学时念吾师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他感谢老师的引领和毫无保留地传授知识, 他的进步离不开老师们的教诲和支持, 老师如灯塔般指引着他。 而在辽宁工大的校园里, 更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陪伴和鼓励着他。面对学习和生活, 他也有过困惑, 有过迷茫, 但这并不能成为甘于平庸的借口,他坚信只要出发就有希望。每当看到晨光中冉冉升起的太阳,他又充满了希望与力量, 迈开坚定的步伐, 开始新的一天。路虽长, 行将至, 事虽难, 做方成, 未来光辉明亮, 他将牢记初心, 砥砺前行, 不忘老师的谆谆教诲,谨记 “诚朴求是、 博学笃行” 的校训, 发扬太阳石精神, 用汗水浇灌梦想, 用拼搏装点青春!

白驹过隙, 时光荏苒, 看春风不喜,看夏蝉不烦, 看秋风不悲, 看冬雪不叹。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科研竞赛, 他都时刻保持胜不骄, 败不馁的心态, 保持严谨认真的状态,保持立足大局的姿态。以青春之名, 扬人生之帆, 三年的大学生活无愧于青春年华, 但荣誉只属于过去, 未来,任重而道远, 他将以更加饱满的状态, 不忘初心, 矢志不渝, 在人生的道路上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