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 《新山青》

奋力开创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新局面

作者:教务处(招生办公室) 杜聪    
2021-11-01     浏览(96)     (0)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系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刻阐明了伟大建党精神,鲜明提出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的根本要求,展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堪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和“第二个百年”目标的“中国共产党宣言”,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学史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坚持忠诚奉献、担当作为,奋力开创高校考试招生、人才培养工作的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新时代、新阶段、新起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转变。
  坚持立德树人融入考试招生、人才培养工作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考试招生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要始终坚守公平公正多元评价、科学选材的原则,要始终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把立德树人融入高校考试招生、人才培养和毕业就业的全过程和各环节,教育引导学生增强志气、骨气、底气,把个人理想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要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持续深化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充分发挥高考的积极导向作用和育人功能,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查的评价体系,突出关键能力考查,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就业教育和管理服务各环节,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才观,践行“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自觉担负起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使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学生家长关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高校考试招生工作事关千家万户切身利益,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我们要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高校招生工作的价值追求,全力以赴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要建立健全更高水平的高考公平保障机制,持续提升考试信息化标准化水平。统筹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和考试组织,完善部门协作机制,加强考试环境治理,确保考试安全、公平、有序实施。要进一步健全制度、严格程序、规范管理、强化监督,切实维护教育公平的公信力。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应把改革作为办好教育的关键一招。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搭建教育的四梁八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就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民族教育,改革教育体制机制,规范发展学前教育,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加快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等设计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意见方案,教育改革顶层设计更加完善。以考试招生制度为突破口,各领域各方面整体推进。
  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健全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考试招生工作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要求以及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挑战,我们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围绕“两个大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推动高校招生、人才培养工作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服务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要持续推动特殊类型招生改革,主动对接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着力选拔有志向、有担当、有责任的优秀学生,进一步优化招生培养环节,探索长学制培养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向全体中国共产党员发出了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的伟大号召。我们深感使命光荣,重任在肩。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弘扬和继承伟大建党精神,锚定远大之志、激发进取之心、砥砺担当之勇,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创高校考试招生培养工作新局面,为建成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