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报》

戎马意气 少年热血

作者:孙鹤语    
2021-10-22     浏览(129)     (0)

文章描述了军训中少年们的坚韧不拔和青春热情,强调了军人的信仰和崇敬,表达了对未来的信心和决心。


红日初升, 斜映垣墙。鲜衣怒马少年时, 英雄儿女踏征程。 你看那少年, 身举云霞, 意撑地野, 忘疲惫艰辛成自强;你看那少年, 迎艳阳高照, 冷风吹面, 形挺拔俊逸展神气; 你看那少年, 将一身戎马, 万里旌旗。

半月的军训时光转瞬即逝,再回首, 不是枯燥无味的度日如年, 而是激情燃烧的慷慨激昂。 青春当有似火的热情, 军歌嘹亮, 士气高昂, 那一浪高过一浪的呼喊声奏响青春最响亮的号角; 青春当有如铁的纪律, 一令一动, 服从指挥, 那一阵齐过一阵的踏步声熔铸青春最完美的交响;青春当有单纯的信赖,无声交流, 无言默契, 那一片接着一片的欢笑声组成青春最可爱的回音。

训练场上的一声声口号, 烈日下的一滴滴汗水, 我知道青春正以他的脚步走近我们。他带着辛苦, 也带着辛苦过后, 同窗们相拥在一起的欢笑。在这样的日子里, 就连眼泪也会被带上奇异的光彩。略带稚气的少年身着军装, 清晨的阳光下,在铿锵有力的 1 2 1 声中开启了一天的军训生活。 从抬头挺胸向前看的军姿, 到脚尖向下, 腿抬高的踏步,还有脚尖下压, 45 度右上摆头的正步行进。我们从生涩到熟练, 从不适到习以为常; 从最初的抵触到后来眼睛里闪烁的坚毅; 从无休止的抱怨到如何颤抖也不愿放下手臂。 风里雨里, 白天黑夜,苦乐欣然。 而那些让你劳累到难以为继的教官也于心不忍地开起玩笑, 都是些可爱的人们。

      与初高中不同的是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教官不再是来自国防教育基地顶着巨大头衔和光环的老兵, 而是与我们年纪相仿的学长学姐们。 有首次担任教官的国旗护卫队队员, 也有经受行伍苦训后归来的退役士兵。无论他们来自哪里, 却都带着相似坚毅的眼神, 一样劲拔的身躯, 他们来告诉新鲜的花朵何谓“军人” 。从晨光熹微到日落远山, 从拖拖拉拉到整齐有序, 从咬牙切齿到热泪盈眶……这十个日日夜夜, 一声声沙哑的叮咛、 一句句关切的问候都将教官与我们的距离步步拉进, 都让我们的崇拜点点累加, 也让我们越来越崇敬军人。

《秦风》 有云:“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那是怎样的情怀和志向啊! 都说军人是一种职业, 我更觉得军人应当是一个个鲜活的形象, 一种信仰。 庚子鼠年,疫情肆虐, 那些奋战在抗疫前线为我们固守生死大门的人都可以称的上是军人。基辛格曾说过 “中国总是被他们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我们都将是也终将是最勇敢的人, 像军人一样迎着胜利的旌旗驶向人生的战场。

萧萧马鸣, 悠悠旌旆, 既着一身戎马, 当不畏黄沙满天、 荆棘满地。 管它终点是青天碧海, 一片澄澈, 还是烈火滚滚, 千锤百炼, 迎着万里旌旆前行吧。 我们将挺过严冬共临樱花终灿, 我们将迈过酷暑共享秋实丰硕, 我们也终将砥砺奋进, 奔向属于我们的星辰大海。

余晖耀光, 号角悠扬。 趁年少, 尽己之全力, 踏浪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