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月26日上午,烟台市副市长李波到我校滨海草业与技术研究院调研,实地考察了滨海草业种质资源与育种基地,听取了基地现有种质资源来源及特点的情况汇报,并现场召开座谈会。我校党委书记徐东升主持会议。烟台市城管局局长、党组书记刘学祥,烟台市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服务中心主任原嘉祥,我校党委办公室、科学技术处、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办公室、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
徐东升指出,鲁东大学滨海草业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生态文明建设观要求,分“基础研究、核心技术、产业化技术”三个层次,聚焦草业科学难题,修复区域生态环境,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推动“资源储备-科学研究-开发利用”3R科技创新模式,加强滨海草种质资源利用,夯实草业基础研究,助推中国草业发展。学校作为全国草种质资源技术协作组秘书单位,将整合全国草种质资源领域专业人才,组织动员全国科研力量合力攻坚,加快解决草种质资源的“卡脖子”问题,着力提高草种质资源的研究水平,促进草种质资源工作及草种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学校草种资源技术“供给侧”与烟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侧”有效对接,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港城、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烟台样板”贡献“鲁大力量”。
李波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烟台最靓丽的城市名片、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他希望鲁东大学结合烟台新城建发展规划和实际需要,加快草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研发更多适合烟台城市绿化特别是适应冬季绿化需要的草业新品种和配套新技术,同时在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绿化、牧草研发、滨海盐碱地生态修复等方面加强校地合作,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就地转化推广,实现草坪草的本土驯化,为推动烟台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烟台市政府将在示范园区建设、成果推广、项目申报和政策配套等方面予以支持,为鲁东大学滨海草业与技术研究院的发展提供创造良好环境、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