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报》

山大,带给我的

作者:唐靓嫱    
2021-11-10     浏览(182)     (0)




  “无论沧桑岁月长,哪怕海角与天涯,魂牵梦萦的眷恋,我的山大我的家……”离开山大后,我常常听这首歌,每当熟悉的旋律想起,记忆中象牙塔里青青芳草地的味道便浮现而出:难以忘怀,每天和室友一起拎着笔记本电脑在图书馆自习的日子;难以忘怀,在校园里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华政杯”全国法律翻译大赛、文学知识竞赛的时光;难以忘怀,每天伏案埋首终于有四五篇论文见刊时的激动。
  工作已有一年半的时间,虽然工作和我这七年所修的英语专业联系不大,但想起薄振杰老师带领我们上翻译实践课用的MemoQ,第一次使用这种翻译工具时满怀新鲜感和兴致盎然,想起文学翻译时和薄老师一起死抠字眼,向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致敬,还有常晓梅老师口译课的双语互译,越有挑战的课程越有意思!赵琨老师的语用学,没想到看似枯燥的语言学里有这么有趣的分支!王湘云老师的心理语言学,上课时绝不仅仅满足于课本知识,而是和我们天南地北地“侃”,还有李克老师给我们讲广告背后的意象图式……当我想起这些,便会不由自主地微笑,我的山大我的家,课堂上、校园里、寝室里,留下了多少美好的回忆,我至今还怀念食堂里的辛拉面加蛋与云南过桥米线……此处要特别感谢我硕士时期的两位导师——薄振杰老师和李克老师。薄老师帮我敲定了硕士毕业论文的选题,进行了初期的指导,李老师则带着我纵深挺进钻研,一次又一次开会了解我们的论文进度和遇到的困难,谢谢你们!
  我时常在想,山大带给了我什么?从2015年的夏天参加翻译学院夏令营初次踏足这片土地,到后来硕士时期的三年,常在海边漫步,也常登小山头眺望远处,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那时候会想,我将要去往何地,会遇到怎样的人,又会拥有怎样的人生,但当时间慢慢铺满我的人生,曾经的问题在时光里都有了回答。
  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我等时光告诉我,肯定不止于“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校训,不止于科研入门的思维锻炼和基本的学者修养,不止于对英语语言文学的探索,不止于师生情、同门情、同窗情,我相信,还有很多很多……凡我在处,便是山大,有你在时,那便是家!在未来的岁月里,我将继续一步一个脚印,践行山大人的操守,不负母校的期待和厚爱! (作者系翻译学院2016级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