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刘芳池 谭彬彬)10月22日,由中国辐射防护学会发起,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办,西南科技大学、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承办的第六届高校学生课外“核+X”创意大赛总决赛暨对话交流活动,在我校圆满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傅依备、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王安民,国防科工局、国家核安全局、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中国辐射防护学会、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四川省军民融合研究院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与来自西南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等高校的600余名师生,以及学校校长董发勤,学校党委副书记张强等共同出席,参加了本次活动。
董发勤在欢迎辞中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核工业大国向核工业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新的发展形势对核专业人才,尤其是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核+X”创意大赛作为核专业领域最具代表性的科普赛事,在积极推广核科学知识,提升学生创新、创造能力,深入推进创新发展中起到了重要支持作用。他希望通过活动在共鉴优秀作品的同时,引导公众科学、理性、正确认识核科学,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和支持核领域的工作,对话畅谈核科学的光明未来。
国防科工局八司副司长黄敏、生态环境部西南监督站分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杨海峰、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王安民、中国辐射防护学会副理事长刘开武分别讲话,均表示希望高校学生们以“核+X”大赛为契机,不断去学习和探索更多的核科学知识,成为核科普的生力军。
大赛自2016年启动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六届,46所高校参与其中,征集科普作品2000余件。总决赛通过入围作品播放、创作团队讲解、院士专家提问、打分等环节,现场评选出了本届大赛的一二等奖作品。西南科技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获得大赛一等奖。
评审结束后,傅依备院士、中核集团党群工作部副主任赖江南对本次获奖作品作精彩点评。傅院士鼓励广大学生将书本知识联系实际生活应用,为核知识的科普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延伸阅读:核工业精神是在我国核事业发展过程中培育的崇高精神。从1999年提出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24字“两弹一星”精神,到2005年提出的“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四个一切”精神,再到“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新时代内涵,核工业精神激励着我国核事业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非凡发展历程。
我校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围绕国防军工加强特色学科建设,凸显军民融合协同育人、协同创新的办学特色。强核是事业,报国是承诺,创新是法宝,奉献是境界。新时代核工业精神也必将同“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的西南科大精神一起,引领着学校新一轮事业发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