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和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积极探索共建野外实习课程的新模式,第一届“云大+复旦”生态学野外联合实习于7月19日至26日在云南大学野外实习基地顺利举行。
此次联合实习,有53名云南大学生态系大三学生和11名复旦大学生态学专业学生参加,10名云南大学与4名复旦大学教师全程指导。
实习采用云大生态学及生物学实习传统的“点-线-面”结合模式,主要实习点有禄劝县轿子雪山、昆明市西山和滇池、新平县嘎洒江和磨盘山、澄江市抚仙湖等地。整个实习基地体系空间跨度大、生态类型全、系统性好、科研积淀厚、教学适用性强,很好地呈现了云南“生物王国”典型的立体气候条件、多样的生态环境类型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充分发挥了云南大学生态学野外实习基地的优势。在野外实践教学过程中,同学们学习了物种识别、标本采集、分类鉴定、植被观察、样地调查等基本技能,切身体验和认知了高海拔的高山草甸、寒温性灌丛、暗针叶林,中海拔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阔叶林、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华山松林、云南松林,以及低海拔的落叶季雨林、干热河谷稀树灌木草丛等主要植被和生态系统类型。课程还特别关注自然、社会、人类活动的复合关系,考察调研了轿子雪山何家村乡村发展与自然保护区建设、滇池水污染治理与周边社区协同发展、玉溪抚仙湖湖泊保护及水体修复与植被修复等课题。实习中,学生分成10个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微课题”自主研究。(生态与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