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墨香,氤氲出成长沿途的芬芳;一册书卷,汇聚起青春无尽的力量。从自然科学到人文历史,从人物传记到科幻小说,从英文原著到经典古籍……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总有那么一本陪伴我们的好书,让我们一遍遍将它翻阅,一次次为它震撼。《史记》绝唱,经典润心
计通学院的李浩鹏在同学们眼里是个喜欢人文历史的理工科男生,讲到中国历史上博大精深的文化典籍,他最喜欢的还是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初中时,李浩鹏就展现出了对历史的浓厚兴趣。他不仅自主读完了长达数十万字的《中国通史》,还会在每晚九点准时收听“那些年”这档历史电台节目。读完《中国通史》,他尚觉不过瘾,于是又开始读父亲从书店买来的《史记》。同龄人对这样的“大头书”不感兴趣,但是在李浩鹏手里,这套书被读薄、又被读厚,一读就是六年——直到现在,他还会将喜欢的章节拿出来翻阅回味,给朋友们讲解书中精彩的历史瞬间。“要说我最喜欢的,还属《赵世家》中赵无恤的故事。”一谈起《史记》,李浩鹏就兴致勃勃、眉飞色舞。春秋时期,赵无恤从一名不起眼的庶子最终成长为赵国创始人,他的经历让李浩鹏印象深刻:“赵无恤的坚毅、隐忍,是我最欣赏的地方。”
深入阅读《史记》的六年,是李浩鹏从中学迈入大学的人生转折期。他感慨道:“从《史记》里学到的仁人、名士品格,深深影响着我三观的形成,也长期激励着我的成长。”读《君主论》,明法学理
对法学院的张翀睿来说,尼科洛·马基雅维利进献给当时佛罗伦萨君主洛伦佐·美第奇的一本为君之书——《君主论》,始终像一颗闪亮的明星,照耀着他的学法之路。
张翀睿和这本书的结缘十分有趣。一次,他听到一首名为《那不勒斯的黎明》的歌曲,歌词的最后一句“昨晚看太多马基雅维利”,引起了他对马基雅维利及其最著名的作品《君主论》的兴趣。后来出于学习需要,他认真阅读了这本书,细致了解了当时的历史。当第三次读完在他人眼中看来晦涩难懂的《君主论》时,他才真正领悟到这本书的思想,并深深喜欢上了它。
《君主论》给了张翀睿全新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在研究专业案例时,其中一些在大众看来很荒谬的观点,从《君主论》的论述角度来说是体现了功利主义司法观,“这让我更深刻感受到国家现在倡导的司法程序正义的重要性。”张翀睿说,他选择法学专业,励志成为一个法律工作者,也相信《君主论》这本书会助力自己在法律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细读《简史》,简而不凡
土木学院的宋雨浩同学最喜欢的书是一本世界级畅销书——《人类简史》。疫情期间,他在家中书柜上偶然看到这本书,随手拿起翻看了几页,没想到对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之后,他开始查找这本书的相关资料,了解到《人类简史》是一本涉猎范围很广的科普书,蕴含了很多优秀哲思。
读完这本书后,宋雨浩感触颇深:“我深深为作者所折服,他独特的视角和广阔的思路呈现了一个读者们很难认知到的世界,让我看到了人类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疫情期间,宋雨浩将《人类简史》从头到尾看了好几遍,“结合现在这段特殊时期,看这本书让我对世界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他认为,这本书为他带来的思考,也能促使他不断探索与进步,成为更好的自己。(学生记者 彭骏捷 何思羽 王馨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