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 - 《中央财经大学校报》
战火中的嘹亮歌声
--记抗美援朝老战士魏庆
这篇文章描述了采访魏庆老人,他是抗美援朝志愿军中的一员。老人讲述了抗美援朝的历史和他带领文工团的情况,讲述了在朝鲜战场的战斗经历,并强调了爱国主义和和平发展的重要性。老人还鼓励学生们努力学习,为国家未来发展做出贡献。
从抗美援朝志愿军入朝作战至今,六十载岁月悠悠而过;为了解革命先辈的光荣事迹,本报记者采访了抗美援朝志愿军12军35师103团文工团的老战士魏庆。
11月6日,记者来到了魏老家。魏老虽81岁高龄却仍然精神矍铄。他1930年生于皖北,父亲是县里的副议长,念过私塾,后来进新式学堂,接受了现代教育。20岁那年,在未征得家人同意的情况下,与7个同学一起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被编入文工团,1951年3月,随军入朝作战。
队伍在入朝作战前进行了精简。文工团也不例外,由七八十人缩编至二三十人,魏老被任命为指导员。入朝志愿军还换了装,统一使用苏式装备,这些改变鼓舞了士气,提高了战斗力。此时的朝鲜战场,形式大变,经历了四次战役后,我军处于优势。新部队入朝后,马上发动了第五次战役,魏老所在的35师103团作为主力团,先打土耳其旅,再打法国营,又重创了美25团,虽未能达到全歼效果,但已将美韩军队全部赶到三八线以南。后期进攻受挫,敌我双方进入了相持阶段。
在这段日子里,魏老带领文工团在各个部队里进行演出,兼管党团事务,还亲赴火线,进行战斗动员,搜集战斗英雄们的光荣事迹,编成唱词激励战士。"千万不要以为只有一线战士才有危险,文工团作为后方部队,同样面临着空袭与炮兵的威胁",魏老说。文工团刚入朝突破敌人封锁线时遇到了空袭,一颗炸弹就在离魏老不远的地方爆炸,许多年后,这一场景还时常在他梦中出现。还有一次,魏老进行前线动员,敌我双方战壕仅隔几十米,不时有流弹飞来,一位女同志不慎被炮弹炸伤,双目失明。而与魏老一同参军的六位同学则三死一伤。讲到这里,魏老神色黯然,从抽屉中拿出了四本书,是12军军部编著的纪念册,上面记录着部队的人员建制以及在战斗中涌现出的许多战斗英雄,我边看边听魏老讲述他们的英雄事迹:梅永洪,12军35师103团战士,一级战斗英雄,创下一人击毁敌军4辆坦克的纪录;岳小刚,一级战斗英雄,12军91团战士,单人单枪冲入敌阵,毙伤敌十余人,俘敌一人……
志愿军战士睡山洞,盖草席,冒着零下四十几度的严寒战斗。交通不便,粮食运输困难,战士们每日不是炒面、凉水,就是咬不动的干粮,魏老的胃寒病就是那时落下的。经过苦战,我军最终获胜,美韩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志愿军就地停战休整,到这时,我军的给养才得到改观。
讲完这段历史,魏老感慨不已,"今天的和平与发展是用当年战士们的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魏老还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培养才干,为国家未来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昔日战争已远,而奋斗爱国之精神永存。魏老的话宛如战斗中的嘹亮歌声,在我的心中激荡。
(校报记者 09公管1班 宁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