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报》

遇见百廿山大 遇见最好的自己

作者:汪龙佳    
2021-10-13     浏览(232)     (0)



  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也是山大建校一百二十周年。百廿以来,山大师生始终和全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在各自的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和青春。每个山大人都有一段独家的山大故事,而在这一百二十周年的光辉岁月里,我有幸与山大共度其中三年。在这短短的三年时间里,我见证了山大的日新月异,山大也见证了我的蜕变成长。
  故事的开始,要回到2018年的夏天。刚刚经历完高考的我对大学一无所知,只能凭借着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来挑选适合自己的学校。当时的我完全预测不到2018年会有怎样的景况。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郑重填写了“山东大学”,并将其放到了一个较为靠前的位置,最终顺利被山大录取。
  可当我开始有意搜集关于山大的点滴信息时,似乎与我的想象有些出入,方方面面都有着让师生员工有些不满的地方。这一切的一切,让我在最开始的时候,对山大,很难有喜欢的情绪。可那时的我不知道的是,三年之后,自己会深深地爱上山大。
  军训结束之后,就开始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山大的“百团大战”是给我冲击非常大的一次活动。仅仅是中心校区,就有一百多个社团摆着展台欢迎新生的加入。其涵盖的类型也非常丰富:学术科技、志愿公益、文化艺术、职业发展……可以很好满足我们的日常娱乐与发展需求。第二次让我感觉非常震撼的是看到了山大人物的宣传片:自强之星、校长奖学金获得者、年度人物、榜样的力量……其中一位校长奖学金得主的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并影响着我之后的行为,他说:“大一那年我参加了94场面试,虽然大部分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正是这些失败经验的积累,让我能够在之后的面试中更多地获得成功。”这让我不由得为之震撼,原来山大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靠近光、追逐光、成为光、发散光。
  在大一下学期,我选择了转专业,也顺利地通过了考核从管理学院来到了新传学院。有的大学,转专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山大却以包容的心态欢迎大家进行专业的转变。如愿转完专业后,我却遇到了很多困难。其中最让我难以适应的是两个专业间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差异,以往靠着刷题就能获得高分的模式在这里似乎行不通。我开始在各种各样的小组合作中迷失了自我,不知道自己应该在这里承担什么样的角色,也不知道自己究竟适不适合这个新专业。从那时起我就变得非常忙碌,很少能够像大一那样安然观察校园里的一草一木。
  但幸运的是,山大新传的老师同学给了我非常多的帮助和鼓励。最开始,大二的我担心补修的课程可能补不完而整日抑郁,副院长把我叫到办公室,耐心地跟我讲了一个学姐的故事,她也是转专业来到新传最终却以年级第一的成绩保送到上海交通大学——这个故事给了我希望,我希望自己也能有机会成为学弟学妹听到的故事主人公。
  山大不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在这里遇见了很多很多的可能。山大让我知道,在大学里你可以自由地进行一切的尝试,去寻找你所热爱的事业。
  我遇到了校报。我总是怀着感激的心情去回想这一切。最开始选择加入校报,是因为自己偶然投出的一篇文章被副刊所采用,与当时的助理编辑蔡杰学长进行交流时听他说有关校报的事情。那时我暗下决心,希望自己有机会能够进入到这里。很幸运我也完成了这个心愿。校报给了我很大的可能性和包容度,在这里,我们可以选择采访,可以选择写散文、小说,可以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在我很忙的时候,老师们会给我充裕的时间让我去做自己的事情。同时在这里我也遇到了很多有趣负责任的小伙伴,和他们一起合作是十分愉快的事情。
  我遇到了新传。当初是怀着一种非常忐忑不安的心理来到了新的学院,导致我每次提及都是“你们新传”,后来我慢慢在这里找到归属感。晓川老师,树雨老师,智源老师,立强老师,倪万老师都给予了我很多很多的帮助和鼓励。在我们因为推免焦躁难安的时候,新传学院始终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新传希望我们能够去到更好的平台,即使去不了,新传也会是我们永远的家。也因为无穷无尽的小组合作认识了很多的好朋友,大家有着各自张扬的性格,但都是温柔大方的人。
  我遇到了最好的山大。从2018年到2021年,我见证了山大的发展。站在今天的人生轨道上,我想对高中毕业的自己说:“你很棒,选择了山大;你也很幸运,山大选择了你。”
  今年是山大的百廿华诞,我非常有幸能够见证她的三年光阴,那么以我曾经在毕业季写过的一段话作为结尾,“济南的每一个蓝天,都是我亲爱的山大赠予我的一场欢喜。”(作者系新闻传播学院2018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