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成奇 李雯雯)9月13日,是2021年秋季学期正式开课第一天,全体校领导带领学校职能部门负责人开展教学工作检查,检查课堂教学秩序、教学设施设备使用等情况。
校党委书记黄云清、校纪委书记董康明、副校长刘建平和喻祖国等检查了北山教学区。
校长李伯超,副校长罗定提、刘长青、盛明科等检查了兴湘教学区;校党委副书记廖永安,副校长肖志伟、葛飞等检查了南山教学区。
新学期第一课,师生元气满满,大家早早来到课堂,拥抱新知。
新学期,新起点。对2021级新生来说,这是他们进入大学后的第一课,经验丰富的教师们从本课程学习的价值、过程、目标等娓娓道来,向新生宣讲本专业、本学科的重要性,为新生的大学四年学习指明航程。
不少课堂实行 “无机教学”模式,学生进入课堂后,自觉把手机放入教室前后的手机袋内,集中精力,认真听讲。
新起点,新梦想。泽园的绿荫下、凉亭内,一些学子沐浴着秋日晨曦,他们或三五结对,认真探讨交流;或一个人静静阅读,在知识的海洋徜徉。图书馆内书香浓郁,自习室座无虚席。这充满勃勃生机的校园里,求得新知的梦想,正茁壮成长。
本报讯 (张亚男 闫国章 夏志虎 田惠)为深入了解农村养老服务现状,优化养老服务路径,探讨乡村振兴与农村养老的内在作用机制,从7月15日起,我校博士服务团赴邵阳市邵阳县开展“振兴进程中乡村养老调查”主题调研活动。
15日下午,在邵阳县下花桥镇石莲村村委会议室,博士服务团与镇、村负责人就农村养老与乡村振兴的相关问题进行交流,共同探讨以科学有效的养老服务模式助推乡村振兴的新思路。下花桥镇石莲村驻村第一书记、我校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吴峻介绍工作队进驻石莲村开启定点帮扶活动情况。工作队充分利用学校在教育、人才、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全面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逐步形成农业农村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湘潭大学养老研究中心、社会保障中心和农村金融研究中心,可为石莲村乡村振兴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后续将派遣相关专家入乡,助力石莲村的发展。
16日上午,邵阳县委组织乡村振兴局、民政局、医保局、财政局等召开座谈会,为我校博士服务团开展乡村养老调查答疑解惑。大家认为,农村养老的发展有助于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完善养老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老年人提供生活保障,降低老年人返贫风险,夯实好乡村振兴的基础,实现以农村养老助推乡村振兴。
邵阳县政协副主席、会议主持人朱绮华表示,邵阳县将积极配合、支持湘潭大学博士服务团调研工作,一起深入探讨乡村养老服务问题,共同助推乡村振兴。
博士服务团成员在走访下花桥镇石莲村、黄荆乡四塘村过程中,了解到当地在养老服务上的新举措。今年4月,当地引进扶贫车间,旨解决当地贫困户及健康老人就业问题,使其每月领到 2000-3000元/月的工资,让就地就近安置贫困户及健康老年人实现在家就业;开展了养老认证上门服务,实施 “全村老人可享有领取最低养老金” “高龄老人享有高龄补贴”的优惠补贴政策。
服务团成员后续将以黄荆乡大坪村、下花桥镇周家村等村为代表进行实地走访,围绕“乡村振兴、乡村养老的发展情况”“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为养老发展提供哪些支持”“近年来邵阳县乡村养老发展模式、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社会支持力度”等开展深入调查,结合当地特色提出针对性建议意见,探索有利于支持乡村养老发展的有效路径。
暑假期间,我校共组织了190余支团队2000余名大学生深入20余个市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组建“湖南为什么这样红”“乡村振兴正当时”“青春助力夕阳红”三支重点专项实践团,围绕红色潇湘、乡村振兴、大国养老三个主题开展调研、宣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