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此消息一公布,获得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培训机构何去何从?教师和家长又该如何管理孩子的学习教育?政策背后的真相值得我们去思考,说说你对“双减”政策的看法吧!
@仍是少年:7月24日,国家“双减”政策一出台便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在我看来,“双减”政策的出台体现了国家维护教育生态健康发展的决心,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已实行多年,但随着校内负担的减轻,校外负担愈发沉重。此次“双减”政策可谓是立足实际、对症下药,既做到校内教育减,又做到校外培训机构减,其中针对课外培训机构的“三限”“三严”政策,更是有利的惩治了其行业乱象。
“双减”政策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改革,是改革就必然存在“阵痛”,该政策出台不仅仅会影响教育产业,还会造成其他行业波动。在我看来,教育是一个民族的千年大计,面对教育改革带来的阵痛,我们应该积极应对和解决,学校教育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将来会承担更多的责任。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
@社恐绝赞进行中:“双减”政策的提出,以社会教育现状为出发点思考,实际也是应试教育的一种必然要求。人口供需的不平衡、国家“新基建”战略、技术人才的需要……多数的发展方针都指向此处,“双减”便应运而生。当政策作为一张网将学生分向不同方位,此时的教育则更对家长自身的教育和素养有更高的要求。既然政策的倾向不再推崇随大流送孩子去培训班、补课以达成“内卷”,那么多出的时间如何引导教育孩子就显得更为重要,若面对孩子的自主个性教育可以顺利实现,那便对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有利而少害。
@十二: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简称“双减”。很多人认为,来势凶猛的“双减”政策将培训机构赶尽杀绝,不留一丝余地。所以,除了培训机构焦虑,家长们也很焦虑。“望子成龙”的家长会担心双减是否会让自己的孩子落后于其他人?在分数焦虑下,家长容易“认分不认人”。但其实细想,学得多就一定学得好吗?报班多就一定领先他人吗?不,这并不是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沉重的课业压力下,孩子们那麻木而焦虑的心。“双减”正是一项把童年还给孩子,让笑容爬上他们稚嫩脸颊的政策!
@一只想躺平的咸鱼祎:要想从根本上让孩子学习减负,就需要在双减政策下达的同时,也要提升素质教育,而不是以应试教育决定孩子未来能获得的教育资源。其次,也不能让教育单一化,而应多样化,鼓励普通家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培育他们的闪光点。
@【小白兔】:政策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是能否完美的执行则是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这需要久久为功、综合试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