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29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我院承办的“国乐风华—辽宁省首届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演”音乐会在我院音乐厅奏响。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赵辉,我院院长季惠斌,党委副书记宋喜仁,副院长吴厚兴、冯志莲出席音乐会。
此次音乐会是辽宁省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暨第七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示辽宁遴选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5月活动开展以来,东北大学、辽宁大学等10余所省内中高等院校的200余名学生积极响应、踊跃报名参加遴选。相关专家对各院校推荐的71个单项、10组民族器乐组合进行了遴选,并推荐至文化和旅游部参加全国范围角逐。
赵辉在致辞中指出,民族器乐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教学和文化传承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我省举办此次活动是全面展示全省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坚定青少年文化自信的有力举措,旨在发现和培养更多优秀民族器乐后备人才,推动我省院校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展演开始之前,赵辉、季惠斌为入围选手代表颁发了证书。
一曲二胡协奏曲《希望的田野》拉开了音乐会的序幕,此曲由著名作曲家张宏光创作,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我院民族器乐系主任魏国在本场音乐会首演。相合、七韵和羽之韵3个组合分别带来了合奏《云开》《陕北高原的星空》《熬鲁古雅》,展示了祖国大好山河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美。琵琶独奏《山之舞》、竹笛独奏《胡旋舞》、古筝独奏《西域随想》、扬琴独奏《巫峡船歌》、二胡演奏《初心》等曲目,奏出了中华民族最动听的音符,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壮丽乐章。音乐会在合奏《我和我的祖国》的动人旋律中圆满落幕。
音乐会后,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领导、我院民族器乐系和省内其他院校的专家学者和教师,就民族器乐教学发展方向、创新表演形式和传播方式、通过民族器乐教学弘扬传统文化和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进行了研讨。省文化和旅游厅科技教育处处长王瑾认真听取了相关专家的建议,并在青少年人才培养、校企共建、发挥专业优势服务社会等方面给予了具体指导。
(民族器乐系 张科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