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张雅琪)“空调修好了,办公室凉爽很多,心里却暖暖的。”
“分公司为我专门制订了培训计划,能更快适应工作,我很开心。”
……
近日,记者深入生产经营一线,现场采访各单位“我为员工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效果,得到了满满的正面反馈。
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要求,要通过开展“我为员工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公司员工排忧解难。在近期各单位工作调研中,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周杰也多次强调,“要深入开展好‘我为员工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最大限度地为员工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各基层党组织按照公司党委要求,扎实推进“我为员工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察民情、访民意作为第一步,围绕中心工作,聚焦急难愁盼,努力做到将企业发展成果惠及员工,显著提升了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
“传帮带”下的成长之路
“我需要‘实岗培训’,以便尽快适应新的工作任务。”在机加分公司,新人陈明朝说出了自己的愿望。
“我为员工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分公司利用集体座谈、岗位问卷等多种形式,广泛征集员工想法,了解到很多新员工非常希望在接受了公司统一培训后,能够结合实际工作岗位再提升,岗位工作操作性较强的小陈,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员工有需求,组织有行动。为了让“实事”精准对接一线员工实际,分公司党支部在了解了“小陈们”的共性期盼后,迅速为他们“量身定制”了一堂接地气的培训课。
按照“干什么,就学什么”的原则,分公司制订了特色技能培训计划,安排有经验的老师傅一对一、手把手地带年轻员工了解产品特性、生产流程、工艺性能和加工要求等,帮助新人循序渐进形成独立思考、顶岗工作的能力。
现在的陈明朝,已经可以独当一面,独立完成生产任务。他说,自己能快速融入,“实岗培训”起到了关键作用。
小投入解决“大热点”
“终于用上宽敞清凉的休息室了!”
近期,140发动机事业部员工之间的“最热话题”,就是“休息室”。事业部秉承“员工事就是支部事”的原则,聚焦员工关切关注,开展了广泛的需求问卷调查。在调查过程中,“休息室整改”问题,一下上了事业部的“热搜榜”。
事业部迅速组织党员对车间辅房进行了改造,修复了空调,配备了更衣橱、衣服架、窗帘等设施。为了“少花钱,办大事”,同步解决女员工关切,事业部还将闲置的车间辅房通过隔板分隔开来,让女员工也拥有了专属的更衣室。
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员工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小家庭”的归属感
“有了这个置物架,洗浴用品放置就很方便。我们自己都没想到,分公司帮我们想到了。”在热工分公司大件热处理区域,几个一线员工开心地说道。
根据党员服务小组走访了解,大件热处理区域洗浴间没有热水器,部件热处理区域有热水器但严重老化。分公司决心尽快为员工解决“洗澡难”的问题。
设备采购到位后,几名党员顶着36摄氏度的高温,在闷热的洗浴间内忙碌数小时,完成了两台热水器的安装。小组成员又彻底清洁整顿了现场卫生,清理墙面尘垢,疏通下水管道,让整个淋浴间焕然一新。
“以后再也不怕忙一天没处洗澡了,分公司就像是我们的家。”大件热处理区域的一名员工说。
办实事遇上“送健康”
“绞尽脑汁”为员工群众办实事的基层单位,除了关注工作生活所需,还“盯”上了员工健康这个大问题。
“空调滤网灰尘很多,不但增加了空调能耗,还粘附了大量细菌,不利于员工身体健康。”
在开展设备检查时,设备物资管理中心发现库区现场的空调存在保养不够的情况,党员干部王其自掏“腰包”,购买了清理工具,带领党员们边学习、边摸索,对空调进行了清洁消毒,为酷暑中坚持工作的员工送去了更加清洁健康的凉风。
王其说,“员工健康无小事,为了给同事们提供更加清凉健康的工作环境,再累也值得。”
“医疗科普”解员工难题
“企业为自己购买的医疗保险有哪些?”
“报销标准及要求是什么?”
……
近日,在成都压缩机分公司,一场“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现场问答火热举行,吸引了一大批有需求的员工。
分公司通过基层调查发现,员工普遍对现行的社保医保政策不够了解,在落实就医报销、享受政策福利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扰。开展一次“问答式”培训,现场为员工群众解疑释惑,势在必行。
培训中,分公司从保障内容、医疗机构、材料提交等角度做了详细介绍和讲解,并通过新旧制度对比,解答了广大员工普遍关心的企业补充医疗保障人员范围、集团重病保障范围等五大方面的大量实际问题。50多名员工参与了这次互动咨询。
至截稿时,聚焦健康、饮水、出行、停车、环境、培训等员工关心关切的大小问题,各单位共开展“我为员工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100项,目前已完成35项,其余65项正在实施中。
从最困难的员工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急难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矛盾出发,各单位坚持把造福员工的实事办实,大事办好,难事办妥,以办实事的实际成效,激励广大干部员工为完成全年任务指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