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矿业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报》

抓牢基层党组织工作,为“火车头”赋能

——记我校2018-2021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矿业工程学院党委

作者:罗千紫 牛璨 李秀    
2021-08-31     浏览(114)     (0)

这篇文章介绍了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党委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表彰了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员、党务工作者,并刊登了他们的先进事迹。学院党委致力于将党建工作融入中心工作、嵌入发展流程,引领各项事业“全面开花”。加强思想教育是重大工程,包括构建矿业特色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加强师风师德建设。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披荆斩棘,百年砥砺前行。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无比光明的前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奇迹的辉煌历程中,尤其是中国矿业高等教育蓬勃发展、中国煤炭科技进步的历程中,中国矿业大学从未缺席,以矿业高等教育龙头、旗帜和摇篮的身姿,谱写了华丽篇章。

    本报开设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栏,刊登评论员文章、历史事件记述、先进党组织典型经验、优秀党员动人故事等,庆祝党的百年华诞。

    6月30日,在学校召开的“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对近年来涌现的各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员、党务工作者进行了表彰。本报组织记者对他们进行了专题采访,现以“把初心写在党旗上”为专题,刊登他们的先进事迹,以飨读者。


2020年全国党建标杆院系、2019年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2017-2018江苏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奖一等奖、江苏高校2019年度最佳党日活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矿业工程学院党委立足基础党建、保障事业发展、扩大学科优势、加强思想教育,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抓好基础党建是重点工作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何做好基础党建工作,是矿业工程学院党委一直重视的问题。

学院党委形成了人人抓党建、人人促发展的“大党建”工作格局。每一名党委班子成员坚持“一岗双责”,联系支部、联系师生,严格落实党委书记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

“‘诚心待人,公心做事,用心为民’是我们党委班子一直以来的工作文化。”院党委书记陈新忠说到。学院党委定期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举办专题读书班、辅导报告会,把旗帜鲜明讲政治摆在班子建设首位。

近年来,学院党委紧密围绕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要求,发挥党建工作引领优势,完成了“打牢基础党建四梁八柱、做好质量党建内部装修、推动特色党建创先争优”三级跨越。

学院党委以“大抓基层”为导向,以党建标杆创建为抓手,通过建立工作体系,出台一系列考评标准,开发“智慧矿业”党建信息管理系统,实施党支部工作创新计划,开展特色党日活动,为学院党委基础党建工作夯实基础。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学院党委迅速成立了疫情防控小组,两天时间内,就自主建立了日报系统。为了解并帮助解决老师们在线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矿系第一党支部书记袁永率先开展线上教学经验交流、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等专题讲座。煤炭国重教师顾伟通过推行“党建+防疫+科研”模式,用实际行动践行科研育人。开学复课后,学院党委始终坚持“两手抓”,确保防疫与科研发展工作“两不误”……

推进事业发展是第一要务

学院党委致力于将党建工作融入中心工作、嵌入发展流程,引领各项事业“全面开花”。学院把握事业发展的方向,明确拓新思路,保留了深地开发、绿色开采2个传统学科建设领域;在传统采矿的基础上,联合学校其他学院的技术,与传统采矿进行嫁接,开创了智能开采与未来矿业2个创新的学科建设领域。

2018年,矿业工程学科QS排名一度跌落至全球43位。面对外界的质疑,矿业工程学院党委凝心聚力,抓住关键点,针对QS学科排名的新要求、新规则、新范围及时进行研究与探索。2021年,矿业工程学科QS排名上升到全球第19位,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稳居第一。

“学院党委凝心聚力、统筹协调,学院班子目标一致、同心协作,学院师生坚守初心、昂扬奋斗。”院长张吉雄说。

学院还专门整合国内外人才资源,成立了智能采矿研究所,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开展合作研究,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开拓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扎实学识的复合型人才。

学院根据学科需要和拓新需要进行有序的人才引进。除了引进应届毕业的博士,学院在高端学者引进上也取得新进展。

学院建立“三级人才梯队培养方案”,精准到人,让教师明确进一步的发展目标。黄炳香、黄艳利、姚强岭……随着杰出人才的不断涌现,学院党委人才培育新做法的成效正逐步显现。

加强思想教育是重大工程

学院党委十分清楚,只有让学生充分了解学科的全貌,才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与使命感,增强学科自信和专业自信。学院党委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学生入学后的成长链条,构建了“红心铸魂,乌金筑梦”矿业特色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新生入学,陈新忠都会为新生上“思政第一课”,对新生进行学煤、爱煤教育,讲解矿业行业的历史与现状、学科的优势与未来前景。

“有理想、有抱负,将个人发展融入行业乃至国家的发展中”是矿业工程学院对学子一直以来的期望。学院党委不断强化“拔节孕穗期”的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分析各学科的优势,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学生明确学科知识对社会与国家的作用,认识新时代煤炭行业的实际工作环境。

近三年来,学院学生专业转出率从30%下降到1%,本校保研率从46%上升到72%,学生基层就业率稳居全校第一,学生对学院、专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得到了切实的提升。

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同样是思想教育中的重头戏。学院党委突出师德“第一标准”,倡导树立“学院是共同家园、学科是发展舞台、学生是生命线”的命运共同体理念,重在从小处入手,把工作做到教师心坎上。加强与新入职教师、参评职称教师、任期考核困难教师、入选梯队培养教师的谈心谈话,有针对性地了解诉求、纾解情绪、解决困难、帮助发展。这些“交心、暖心、知心”的交流和沟通,让教师们真正感受到了党组织的温暖,有困难也愿意找组织。

面临“碳中和”“碳达峰”的双碳时代,矿业工程学院党委“更加兴奋”。危机与机遇并存,矿业工程学院党委将在探索如何为国家、行业作更多贡献的道路上坚定前进。(罗千紫 牛璨 李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