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14年,坚守立德树人初心使命,怀揣科教报国热情;甘为师生奉献当好孺子牛,勇于攻坚克难当好拓荒牛。他就是2021年度江苏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数学学院邵虎教授,现任我校数学学院教授委员会副主任、最优化理论与应用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信念坚定,守奋斗之心,做淡泊名利的追梦人
“我愿意把加入共产党作为生命的起点,在生活中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这是21年前邵虎在入党志愿书上写下的铮铮誓言。
邵虎是土生土长的徐州人,2002年从我校数学系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保研就读于南京大学计算数学专业,2007年硕博满载而归的他心系母校,选择回归矿大任教。勤奋务实的他,全身心投入到数学学科建设中,为我校数学学科入选江苏省“十三五”一级重点学科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作为骨干成员,邵虎主持2项校级教改项目,参与2项江苏省教改项目,在全校范围内积极推广数学实践教学。“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成果荣获2017年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是对他教学研究的嘉奖;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等诸多荣誉,是对他追梦的肯定。“我这些荣誉所得,都离不开学校和学院老一辈党员的影响,正是在他们的强烈感召下,我坚定信念、努力奋斗,才取得了一些成绩。”
邵虎平易近人的外表下包裹着一颗谦谦君子的赤诚之心。他经常带着学院青年教师组团下企业,帮助他们拓展业务领域、确定研究方向,甘为人梯提掖后辈。在学院教学科研工作遇到困难的时候,他迎难而上,但在个人实际利益面前却谦虚退让,并多次在评优评先进时把机会留给其他人,彰显出一名共产党员的优良品格和高尚情操。
立根本职,守育人之心,做以生为本的托举人
“助力学生的成长成才是我最热爱和最欣慰的事业。”参加工作以来,邵虎每天都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冲在第一线,每年教学工作量达到全院教师平均教学工作量的两倍。他曾经一度体重大幅下降变得异常消瘦,同事笑称他为“拼命三郎”。夜晚,邵虎的办公室常常是灯火通明。
同学们眼中的邵虎老师风趣幽默,热情而睿智。课余时间,学生们常常喜欢将他团团围住,大家向邵虎咨询如何进行大学生涯规划、专业知识学习的侧重点和技巧,也会咨询他升学考研的选择和未来职业发展规划等等,总是舍不得把他轻易放走。
邵虎经常利用空闲时间深入学生宿舍开展“成长沙龙”,为同学们解疑答惑;通过学院“教授学问沙龙”等活动,在学术道路上引领学生一同前行。十几年来,为学生深造的推荐信他就写了超过200封。
邵虎对于培养学生是“严管厚爱”。2019级数学系研究生杨茜说道:“邵老师指导问题不是填鸭式,而是循循善诱启发学生思考。对于学生提出的新想法,他毫无保留地帮助学生分析可行性。最重要的是,他时常会鼓励、关心学生,给予学生前进的动力。”
邵虎认为,培育学生要久久为功。他先后独立指导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近20项、数学建模竞赛百余项。为指导学生参加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哪怕是在春节期间,他也不辞辛苦、熬更守夜。最终,经他指导的学生多人考取或者免试推荐到国内外知名高校攻读研究生,其中王鹏勇保研至清华大学、周林保研至南京大学,陈龚涛升学至中南大学,还有许多学生升学至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
勤于钻研,守进取之心,做科学研究的攀登人
数学是打开科学之门的钥匙。然而邵虎深知,数学基础研究常常是“板凳要坐十年冷”,既要耐得住寂寞,又须守得住初心。谈及不忘初心的原因,他回答道“兴趣”二字尤为重要。
邵虎长期关注并深入研究交通网络建模与算法设计、数值优化算法与应用。为了采集研究数据,他牺牲大量休息和陪伴家人的时间。他坦言:“数学学科对思维要求特别高,做数学研究往往是时刻都在思考,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有时在家中休息,突然灵光一闪,就立刻记下,兴奋地拿去和同事、学生讨论。”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邵虎团队成功攻克“交通需求相关性”难题,其多项研究成果已经应用于社会管理实践,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邵虎一直潜心致力于数学基础研究,用心血汗水收获了教学科研的丰硕成果。2009年以来,他连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校级以上科研项目3项、横向课题3项,在数学及其交叉学科的权威刊物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他曾多次被邀请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研究成果“复杂环境下交通系统运行可靠性与网络演化研究”斩获教育部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该奖项也是学校数学学科获得的第一个教育部科研奖励。
二十年如一日,邵虎始终以优秀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担当育人责任,潜心基础研究,无私默默奉献,真正做到把誓言铭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切实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发挥出了先锋模范作用,树立起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形象。(邢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