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0日,除了第37个教师节赋予的特殊意义外,对于民航监察员培训学院(以下简称“监察员学院”)而言,是一个值得特别纪念的日子。2020年的9月10日,冯正霖局长为监察员学院正式授牌,一年来,监察员学院在民航局党组的关怀领导下,围绕支撑监察员培训、支撑监管工作两个领域,高标准推动自身建设,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呈现出蓬勃生机与活力。
聚力民航强国,集智汇力求创新
“对标世界一流,建成全球民航业领先的、专门的国家级监察员培训学院”是局党组对监察员学院提出的殷切期望。肩负着提高监察员“一个素质、三个能力”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监察员学院自成立以来,在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发挥特色优势,突出实训带理论;健全管理制度,严格纪律执行;履行行业责任,拓展培训领域;立足服务监管,多项工作同步推进;把握政治属性,强化党的建设,一年时间,书写了一幅砥砺奋进的画卷。
精心组织、全力保障,重构培训大纲和课程体系
学院把监察员培训工作作为“一号工程”,充分发挥特色学科与专业优势、运行资源优势、运行安全管理优势,集中全院优质师资和软硬件资源推进此项工作。在这一过程中,由民航监察员培训学院牵头,各单位协同,主要领导亲自参与组织,亲临课堂听课,在一年时间内,防疫和工作两手抓、两不误,完成了监察员培训大纲的统一、课程体系的重构等一系列工作。
重构后的监察员培训课程体系包括入门通识培训、入门业务培训、强化通识培训、强化业务培训和高级监察员提升类培训5大类,前期重点完成了入门通识课程体系和部分入门专业课程、强化专业课程的开发。2020年至今,公共航空运输、应急管理、机场等3个专业入门业务培训课程以及机场、价格统计等专业强化培训课程建设又先后完成。
入门通识培训课程体系的建设及修订完善凝聚了大量的智慧与心血,先后经历了需求论证、方案审核、试点优化、司局审核、专家评估等过程,历经34次修改与完善最终形成,共涵盖了13个监管专业,包括25个课程模块80门课300课时,全面覆盖民航生产全链条和行业监管内容,全面覆盖民航各专业模块,为新进监察员补齐了对民航行业运行的专业能力不足的短板,打牢了新进监察员对民航全系统运行认知的专业基础。
基于入门通识培训班的课程体系,第1期督导类培训班(司局长培训班)的成功举办,再次全方位检验了入门通识培训的理论和实训课程教学,得到了参训专家们的充分肯定。
质量为本、特色为基,突出实训带理论
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工作要求,监察员培训课程最大的特色在于“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突出实训”。实训课程的开发充分考虑监察员的实际工作需要,从实训课程内容的广度、深度以及与理论课程的衔接结合方面均进行了全面的考量和严谨的论证。
监察员培训实训课程包括模拟机训练、真飞机实训、空管管制实训、维修实训、机场运行安全管理实训、监察实训、综合模拟实训等,真正实现了监察员培训以“实”为核心,突出实训、实操、实感,实训体验真设备、真环境、真操作,切实保障参训学员学有所获、学有所得。据统计,在培训课程体系中实训课时占比超过了60%,部分专业入门业务培训的实训课时占比也接近50%。
“质量为基”是监察员学院自成立后的第一次全体人员大会上就明确提出的基本理念。培训工作开展一年来,监察员学院坚持对培训质量开展全过程跟踪,坚持每天对每门课程进行问卷调查和每周组织座谈的方式,收集教学质量情况和改进意见;不定期课程进行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抽查,对教学质量进行关注;召开学员座谈会与学员沟通交流;建立学员定期回访制度,每半年对已毕业学员和所在单位征求意见,根据反馈情况和需求调整教学方案。一年来共收到培训反馈意见7710份,优化调整课程内容13项,共40课时。
从对四期入门通识培训班进行质量评估中可以看出,学员们对于课程设置、教学质量、教学资源和保障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学员们普遍反映,培训深化了对民航机关政治属性的认识,基本建立起对民航法规体系的框架性认识,初步具备了法治思维和规章意识,熟悉了行业生产运营的主要业务流程,掌握了监管执法的基本技能。
发挥优势,团结协作,举全校之力完成各类培训任务
截止到2021年7月,监察员学院累计完成监察员培训和行业培训共计20期24个班923人次,其中监察员培训13期17个班626人次,行业培训7期297人次。2021年下半年,按照计划还将开展23期24个班1272人次的培训,其中监察员培训840人次,涵盖入门通识培训、入门业务培训、强化培训、高级监察员提升类培训等类型;行业培训432人次,主要为空管办和空管局的空管管制检查员、法定自查人员培训。
监察员培训的教学实施环节坚持严格的教学督导制度,首创了民航行业干部培训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实行飞行学院督导、民航监察员培训学院督导、责任单位督导的三级督导机制。对于教学督导中发现的问题适用飞行学院关于教学差错和教学事故的管理办法。
为加强培训中安全生产风险防范,监察员学院开展了培训危险源分析,针对实训课程确立并实施了包括“入学安全教育、实训前安全教育、实训现场安全教育、实训过程安全教育”的四阶段安全教育模式。同时,针对各实训关键环节,召集相关实训课程实施单位开展了实训教学风险评估,针对机场控制区,非机场控制区等各类实训环节梳理了相关实训风险点,并为此建立了相关防控措施,制定了《民航监察员培训学院实训安全须知》,全力确保各相关实训环节安全实施。
一组组数据、一个个制度的背后,凝聚的是学院上下许许多多干部职工的辛勤付出与团结协作。值得欣慰的是在每期培训班期间,学员们都非常珍惜培训的机会,大家都做到了认真学习、积极讨论,实现了教学互动、教学相长,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和民航主要业务流程的理解。
聚焦“一个素质、三个能力”,突出监察员政治素质培养和优良作风养成
监察员学院牢牢把握自身的政治属性,充分发挥依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在全面加强自身政治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对监察员培训的政治素质培养和纪律作风养成。在入门通识培训班成立临时党支部,积极支持学员党支部开展党建活动,先后开展了公务员誓词宣誓、参观民航高等教育红色发展历程、重温入党誓词、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课堂前集体晨读等特色活动,强化对监察员的政治引领,帮助监察员入职后扣好第一颗纽扣。
在实施培训的过程中,监察员学院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中组部《干部教育培训学员管理规定》,并制定了《民航监察员培训学院学员守则》,严肃学员培训期间生活纪律,严格执行培训教学纪律要求,制定了学员请销假管理规定,严格课堂教学考勤。新建了(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