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四版中缝)
单且经济的养阳方法,那就是多晒太阳。 《老老恒言》就有“日清风定,就南窗下,背日光而坐”的说法。之所以“背日光”是因为背部有督脉。督脉有“阳脉之海”之称,总督一身之阳气。 把背晒热、晒舒服了,人体的阳气也就充足了。晒太阳的时间最好选在上午 10~11 点之间, 此时阳光比较充足,光线也比较柔和。晒太阳的效果最好。 此外,不建议隔着玻璃晒太阳,因为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
一不要--衣服不要“脱太快”立春之后,虽然从节气上来说已经进入到了春天,但这个时候乍暖还寒、 气候多变,和真正意义上的春暖花开至少还差有两个节气,适度“春捂”是顺应阳气升发的养生需要。所以不要瞬间将厚衣物脱掉。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人体下半部血液循环比上半部差, 易受风寒侵袭,故寒多自下而生,因此春季穿衣应注意“下厚上薄”,保养阳气, 增强抵抗力,有效预防多种传染性疾病。
二不要--运动不要“太剧烈” 立春后天气乍暖还寒, 气温忽高忽低,有时候早晨过于冷,如果想锻炼,可以选择在早晨的十点和下午的四点左右。 注意,运动前必须做准备活动,不要进行激烈运动,否则会使经过冬天严酷气候而变得脆弱的器官更容易受损,应该选择轻柔和缓的运动项目,比如快走、慢跑、踏青等。让身体逐渐适应。
三不要--情绪不要“太波动” 春天人体内阳气渐升,向外发散,表现出来就是春心萌动,得不到释怀的时候,往往会伤春。 如果出现忧郁、情绪波动、多愁善感,要格外注意,可能是体内阴气偏盛, 抑制了阳气的升发,如果不能及时调节,很容易出现抑郁症或精神问题。
遇到不顺心的事,换个角度想想,也可以把事放一放, 找些其他事情做,可以和朋友一起出去走走、爬山等,感受大自然的情怀,避免在家里呆着老想事、钻牛角尖。
(王艺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