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武汉音乐学院 - 《武汉音乐学院报》

用心用情讴歌新时代

—记演艺学院青年教师刘思远

2021-07-01     浏览(374)     (0)

刘思远是一名武汉音乐学院教师,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创作了近百首主旋律作品,并创作抗疫歌曲为中国加油。他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学结合,关注学生生活和学习,赢得大家的尊重和感染。



刘思远,男,汉族,湖南张家界人,武汉音乐学院演艺学院音乐创作方向教师。他政治素质好,党性观念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工作中该同志能立足岗位职责,坚决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在言行上该同志能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共产党员形象。该同志廉洁自律,服务意识强。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他为人正直、干净从教,自觉接受党和师生的监督具备较强的政治敏锐性。

一、以音符作笔,以旋律为诗

刘思远同志是一名人民音乐工作者,更是一名党员,他始终坚持用音乐创作表达心中的“大爱”,其作品主题始终围绕“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新时代”,在自身创作和教学中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跟时代主旋律,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做贡献,创作作品近百首,如:

《飞吧,神舟》(2008央视神七主题歌)唱出了我国实现飞天梦想的豪情;《我向总理提个问》(2009央视两会歌曲)渲染了我国两会期间和谐民主的氛围;《学校会有的,房子会有的》(2010央视全国哀悼日歌曲)表达了对玉树灾区遇难者的哀悼和重建玉树的祝福;《月亮,我要飞到你身旁》(2010央视《嫦娥探月》节目主题曲)、《送嫦娥回故乡》(2010央视《嫦娥探月》节目片尾曲)表达了嫦娥二号卫星升空后人民的喜悦与自豪、《飞天》(2011央视《畅想天宫》主题歌)、《天宫神奇的房》(2011央视《畅想天宫》歌曲),歌颂了为“航天梦”努力的航天人们;《航天颂》(2012央视《天宫,我来啦》歌曲)、《梦想之巅》(2015央视武网公开赛主题曲)、《飞天梦圆》(“神州十一号”飞船官方主题曲)、《擎动梦想》(2019央视气摩运动会主题曲)、《世界爱武汉》(湖北卫视世界军运会主题歌曲)、《军魂》(2019世界军运会执委会主题曲征集活动第一名)……这些脍炙人口、传唱度高的主旋律作品的创作初衷和背景都是源于国家和民族的大事件,正是由于刘思远身上的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才让他将现实观察和时代参与联系在一起,也体现了他作为一名人民音乐工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情怀。他的作品也多次在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琴台音乐厅等多地上演,受到一致好评,也多次荣获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屈原文艺奖。

二、以艺抗疫,步履不停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作为疫区中心的党员教师,他率先用音乐创作为武汉发声,为中国加油,为抗疫前线的白衣战士送去“精神礼物”,创作的歌曲《明天依然最美》作为中宣部推广的“十首优秀抗疫歌曲”于2020年2月在央视3套、央视11套、央视15套滚动展播;随后创作了被誉为“中国奇迹”的火神山医院主题曲《火神山上》及新华社与武汉音乐学院共同推出的“抗疫表彰大会”主题作品《你们是最可爱的人》,相继在新华社首页等多个平台展播。在创作《明天依然最美》的过程中,刘思远同志动员了30多名武汉音乐学院师生,克服了没有伴奏、没有收音设备的困难,隔着手机屏幕完成了作品的创作和录制工作,也用实际行动为武汉音乐学院广大师生做出了表率。

三、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刘思远同志具备优良的师德师风和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他十分注重把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学结合在一起,坚持将音乐的学术功能和社会功能相融合,鼓励并指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用音乐表达生活中的正能量和真善美。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多名学生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湖北省优秀论文奖,学生作品获得索雅版权音乐唱作人作品征集第一名、第二名,学生多部作品在湖北电视台,武汉电视台,学习强国,新华社等平台展播。他还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他时常在业余时间为学生通宵修改作品,也时常为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用品;在北京访学期间,为了不让学生的课业落后,他经常奔波于武汉和北京之间,义务为学生补课。刘思远同志以高尚的品德情操,良好的个人修养和全面的综合素质,赢得大家的尊重,并感染、引领身边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