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 - 时代川庆

用十年 推动一轮页岩油革命

2021-09-20     浏览(47)     (0)


页岩油里的长钻故事


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陇东页岩油的每一米进尺、每一滴油都长满着一个个长钻故事,而这些故事,都是长钻员工用汗水浇灌而成。

见到向平虎,眼睛里充满着血丝。“我们都叫他‘向铁人’,从来不知道累,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看着让人心疼。”华H100平台4号机组负责人李鹏刚说,100多号人,上千台设备,平台38口井,都需要他来经管,能不累嘛,光腿都跑断了。

李鹏刚说了句大实话,井上千头万绪,井下错综复杂,都要一项项落实,说不累倒是假的。但李鹏刚只说对了一半,这个平台上哪一个人不是“铁人”呢?见到2号机组负责人张晓峰的时候,嘴唇裂了好几道口子,“前段时间他感冒了,挂着吊瓶指挥生产,加上休息不好,就成这样了。”李鹏刚补充道。
       张晓峰依然记得,在今年生产启动的那一天,这个党员干部发出的豪言壮语,“能在国内陆上最大平台上打井,是我们的荣幸,也是我们的自豪,我们在这里宣誓,一定在“七·一”前完成施工任务,为党的生日献礼,若不完工,绝不回家。”

言犹在耳,如今整整4个月过去,平台即将完成所有施工任务,他们也一定能凯歌而还。这些宣誓的人是,平台经理向平虎,平台党支部书记王军吉,1号机组生产负责人徐东,2号机组负责人张晓峰,3号机组负责人尚林,4号机组技术负责人李鹏刚,以及安全、生产、技术、设备主管常理论、肖宏涛、雷涛涛、蒙宁。

在他们的带领下,这个平台的员工士气高昂,工作都是抢着干。2021年5月,4号机组施工的一口井突发井漏,突击队员们围着配浆漏斗配置堵漏浆,成功处理了井下复杂,很多人都是48小时未合眼。“这是一个英雄的集体,为了集体荣誉,大家无私奉献,正是这种冲天干劲,才打出了一串串指标,能加入这个集体,负责这个平台,是我这辈子的骄傲。”向平虎不无激动地说。
     “儿子,井下有裂缝,要注意提前承压堵漏。”70231钻井队队长刘斌的父亲刘兆利,是一个老石油,也是堵漏专家,虽然离岗,但无时无刻关注着最长水平段的生产情况,“我爸就是那毛病,每次打电话想聊点别的,不自觉就拐到井下了。”刘斌虽然嘴上嗔怪,但脸上难掩笑意,“说实话,这口井成功完井,老爷子的叨叨还是有功劳的。”刘斌补充道。据悉,2019年这个队在打4088米最长水平段时,刘兆利还在岗,父子并肩战斗,创造了新纪录。
       合H9平台劈山而建,3.5公里土路陡峭难行,遇上雨雪天气,车辆难以通行。今年启动,突遭大雪,平台员工倾巢而出,一边铲雪,一边用石块、砖头铺路,力保一台台生产车辆顺利达到井场。“关注天气预报,精细掌控生产节奏,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何积鹏说。
       但也有失算的时候,今年4月2日,天气预报有雨,何积鹏提前联系固井车上井,当固井车行驶到半坡时候,雨下的更大了,再也无法前行。可是,固井在即,何积鹏来不及多想,带着员工、冒着大雨,扛起几百斤重的钻杆,踉跄着前行,硬是从井口接到固井车,完成了“半坡固井”的又一壮举,自此,平台员工将此地称为“好汉坡”。

像这样的故事太多太多,刻满在陇东页岩油开发的每一口井中。他们从故乡到异乡,任劳任怨、甘于奉献,也正是因为他们,页岩油之花才在陇塬大地尽情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