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的基本单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支部建设,要求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推动全党形成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良好态势,中国医大一院的很多党支部,正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使命与担当。
甲状腺外科/烧伤科党支部
做好“学、做、改、评”四件事
甲状腺外科/烧伤科党支部成立于2012年,现有党员和积极分子12人,占科室人数 60%,荣获第二批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连续3年获校先进党支部。
一直以来,支部始终着力于:
一、在“学”上下功夫:每月党课学习新知识,提高思想意识防线;二、在“做”上见实效:本次抗疫斗争中所有党员主动请缨报名支援武汉、医院发热门诊和病房,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三、在“改”上出实招:疫情期间为了避免人员聚集风险,同时做到人休心不散,支部开展线上党课、网络支部会议等内容,保证支部工作正常运转、党员思想随时在线不放松;四、在“评”上严要求:支部定时举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支部书记经常性地找党员同志谈心谈话,评价工作情况,提示远离红线。
支部用优秀党员的人格魅力、冲锋向前的工作精神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吸引和带动群众职工优质完成医、教、研各项工作内容,并将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继续做好党组织的桥头堡、排头兵!
党群党支部
创新实践践行初心使命
先后荣获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首批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辽宁省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辽宁省高校红旗党支部、中国医科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先进党支部等称号,有10余名党员被授予市、校、院级荣誉。
近年来,党群党支部认真贯彻党中央和上级党委关于基层党建工作的各项要求,扎实谋划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积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推动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在上级的关心指导和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下,党支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了上级党组织的肯定和鼓励,
在聚焦上级部署重点工作的基础上,党支部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践,“徒步绘 70”迎接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学雷锋纪念日导诊、组织号召党员献血、为贫困地区捐书捐物、深入社区服务群众等,引导党员切实在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社会中发挥作用。
疫情期间,支部 10 余名党员主动请战赴武汉抗疫一线,10 余名党员参加无偿献血,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党支部
坚守初心使命 勇担时代重任
支部先后获得“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十大抗疫杰出团队”“辽宁省青年文明号”,有多名党员被授予国家级、省、市、校、院级荣誉。
支部认真贯彻党中央和上级党委关于基层党建工作的各项要求,积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党支部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力行求至,支部工作成效显著,受到上级党组织的肯定与鼓励。
在新冠疫情形势严峻之时,在支部书记王玮的带领下,我院原党委书记康健同志主动请缨,与党员干部坚守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科室先后四批人员主动奔赴武汉与省内集中救治中心,并在组织委员张晓春的带领下,10 余人加入到病房与发热门诊的一线工作中,同时高年资医生作为医院抗疫专家组成员,全力投入到每天的会诊工作中。在此期间,党员同志以老带新,有四名同志发展成为预备党员,四名同志发展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在考验面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党支部全力以赴、勇于担当。
急诊科党支部
“样板党支部”点亮生命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党支部作为辽宁省高校党组织“样板党支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加强与社区基层党支部联系,切实为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开展急救知识宣教,提高群众对急危重症的预防和自救互救能力;普及常见病、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增强健康管理观念;提高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和防范意识,为构建完善的社会医疗服务体系作出了积极贡献。
急诊科党支部与沈阳晚报采访中心、沈河区平顺社区党支部共建,发挥自身优势,走出医院,走进社区,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真正做到“面对面”“点对点”,助力完善全民健康卫生体系。此外,还创新性地与沈阳晚报采访中心支部进行共建,充分利用媒体平台宣传党员先进性,树立先锋模范,为今后开展新形式的党支部建设提供了新的提示和启发。
急诊支部在平顺社区开展了“心手相连,点亮生命——《院外急救知识培训》”讲座,通过加强院外急救知识普及、增强公众急救知识、现场学习自救互救技术等,为120和院内急救赢得时间和条件,从而减少公众意外致残率和病死率。
风湿免疫科党支部
技术下沉 成绩瞩目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党支部先后荣获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首批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先进党支部等称号,有多名党员被授予市、校、院级荣誉。
党支部以服务大局、医联体建设、基层帮扶为核心,抓住“医疗改革工作”有利契机,致力于发展基层学科建设和医疗扶持工作,有效提升本地区风湿免疫疾病的诊疗水平。
由党支部作为技术下沉主体的沈阳市大东区医院风湿免疫专科建设项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党支部项目组全体成员在坚持技术支持、检查互认、服务衔接的基本原则下,逐步建立起科学、规范、严谨的风湿免疫疾病的双向转诊工作流程。1 是坚持科系专家尤其是著名专家的基层出诊与教学查房;2 是每年坚持本院对口科室无偿接受该院专科的青年骨干医师系统学习与培训;3 是组织安排该院专科的医护人员参加国内较高水平的学术论坛活动与会议;4 开展远程会诊,提供多科系的技术支持。
重症医学科党支部
抗击疫情、使命担当
疫情期间,支部党员主动请缨,奔赴抗疫一线,先后派出20名医生、27 名护士(共 70 人次)在湖北武汉、辽宁、河北石家庄、新疆乌鲁木齐等地参加救治工作,出色完成任务,涌现出多名先进典型,十余人次荣获省级及以上荣誉称号。
新冠疫情发生后,重症医学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支部支委冲锋在前,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大大增强了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疫情是一堂生动的党课,也让支部党员深刻领悟了“两学一做”的重要意义,有机会在实践中自觉践行“两学一做”的要求,在实践中检验基层党建的成果;“生命至上、以民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支部全体人员更加爱党、爱国。疫情期间,支部先后有 20 多名同志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0名同志成为非党积极分子,3名同志火线入党。
通过这次疫情,党员同志也深刻体会到,功夫在平常;平时做好党建工作,提升业务能力,战时才能够出色地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