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信阳师范大学 - 《信阳师范大学报》

《教育规划纲要》关键词解读

2010-11-15     浏览(126)     (0)

  (接上期)[关键词]“权力”“学术”
  [举措]克服高校行政化管理模式。“政府管得过宽、学校被管得过死”是我国教育改革面临的一大问题。长期以来,我国行政部门对高校管理得过多过细,导致高校行政化趋向严重,以“权力”而非“学术”为中心,影响了原有的单纯的教学气氛。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
  为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教育规划纲要》要求政府及其部门“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和承担相应责任”。
  《教育规划纲要》在多个方面保证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包括:自主开展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自主制定学校规划并组织实施,自主设置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机构,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自主管理和使用人才,自主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和经费。
  为克服高校行政化倾向,《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教育规划纲要》还提出改革思路—确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