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美居庭环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美居庭商学院
2021-07-21     浏览(48)     (0)

便适时动态监管,并以此作为付费的重要依据。因此出现即便下雨,环卫企业也不得不按考核标准安排车辆洒水,因为未出车则扣分、减少付费。

另一种极端则是“以克论净”。按照这种考核标准,政府考核人员在路段上随机选取一平方米范围扫取积尘,通过称重,再根据标准要求,对道路保洁情况进行考评。但这种标准对于市民自律和文明程度、外部环境变化缺乏考虑,对环卫工作人员近乎苛求的做法,无疑将增加环卫企业的经营难度,甚至加大危及环卫人员的安全风险。

(四)新内容带来协调难题

如前所述,随着公众对环境方面有更高的要求,传统环卫的服务内容和标准在不断提高。比如以前被忽视的镇村环卫受到更高重视,因此城乡环卫一体化的项目越来越多,但和城市市政环卫相比,镇村环卫有其特点(如集镇阶段性垃圾量大增、作业面广且垃圾分散、机械操作难度较大等),因此对参与环卫市场化服务的企业提出环卫服务模式上创新的要求。此外,和原来小区域的环卫操作不同,当前环卫市场化项目覆盖的区域范围更大,且逐渐增加垃圾分类、资源再利用等内容,因此要求有更高的协调管理能力,否则很难控制成本、提高操作效率。

三、趋势研判

企业应对环卫市场化变革,需要把握其未来五大趋势,在发展战略和战术上有应对之策

(一)项目整合化

项目整合化,也可以理解为一体化,这包括多个维度的整合。一是区域维度,不同区县、不同城镇、城市和乡村的环卫服务都将整合为更大体量的项目。二是链条维度,环卫上下游,包括道路清扫保洁、垃圾收运、垃圾处理以及垃圾分类等都有整合的趋势,即传统“小环卫”逐渐向“大环卫”转变。这种趋势下,环卫市场主体需要在更大领域上开拓业务、形成产品、提供优质服务。

(二)操作机械化

环卫从“扫大街”到“城市环境服务”的转变,是人工清扫为主向环卫机械化操作为主。我国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从2012年的40.43%提高到2016年的58.95%;县城道路机械化清扫率则从2012年的24.42%提高到2016年的50.60%。未来,这一趋势仍将进一步加深。操作机械化在减少人员数量、降低人工费用的同时,也意味着人员结构的优化、设备操作及管理要求的提高。

(三)经营专业化

从政府购买服务向PPP转变,意味着环卫企业不能仅仅只提供传统环卫的经营服务,更需要具有环卫上下游环节的专业管理能力,同时包括相关设施、设备及工程的投资、建设、运营能力。E20以环卫企业年服务金额为标准,所评出的2017年中国环卫企业业绩排名前十位企业分别为北京环卫、侨银环保、启迪桑德、北控城市服务、昌邑康洁、龙马环卫、玉禾田环境、东莞家宝园林、劲旅环境、福建东飞环境。其中大部分企业过去几年均积极参与全国各地的环卫类、固废类PPP项目,在环卫业务上不断提升专业经营水平。

(四)管理智慧化

“智慧环卫”依托现代物联网技术,可实现对环卫工人和环卫设备的实时动态监控,且及时反映所辖区域垃圾产生量、垃圾清扫效果、垃圾收运动态等信息,能在整个系统内进行任务分配、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提高环卫企业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未来,真正掌握“智慧环卫”数据并能够充分解读和利用这些数据的企业,将获得更强的竞争优势。

 (五)产业集中化

随着环卫市场竞争加剧,未来环卫产业的集中度必然提高。在这一个过程中,具有较强资金实力和运营管理能力的环卫领先企业将在区域上不断拓展、频频“攻城略地”,同时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不断壮大、谋求“一统江湖”。而在当前小而散的行业格局下,埋头苦干可能并非上策,对整个行业有全局观、对业内同行有整合力、对资本运作有掌控权的环卫龙头将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逐渐走向数强抢占全国环卫市场蛋糕的新格局。

                                                             (作者:汤明 旺薛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