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的教改实验班、校级 “十佳班级”,2017级物理学韶峰班全班23名同学,21人录取为研究生,保研14人,考研成功7人。其中有同学被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知名院校录取,更有同学进入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国家天文台等知名研究院所继续进行研究学习。升学率高达91.3%,攀历史新高。
因材施教,物理学韶峰班根据同学们的兴趣点,注重在教学中发现和挖掘同学们个性,进行针对性、个性化的教学,实现教学相长。韶峰班鼓励同学们找准发展方向,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参加学科竞赛,掌握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
成功离不开不懈的努力,物理学韶峰班里,每一位同学严格要求自己,班集体里氛围融洽,携手共进,同学们在韶峰班里百花齐放,各放异彩。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届本科毕业生共32人,均为中国共产党历史班学生,19人升学成功,其中5人保研至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知名院校,14人被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录取,整体录取率59.4%,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专业连续5年升学率超过50%。
张保军保研至本学科排名第一的中国人民大学。热爱党史的他转自德语专业,先后获得甲等奖学金、十佳大学生、京东奖学金、“芙蓉学子·学术科研奖”等数十项荣誉。在课余时间完成了第二学位法学专业的学习,本科阶段共发表15篇学术论文。
在党支部任职的路佳莹、方伟霞、李嘉琪、王珊等5名同学(保)考研至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在学生会主席团任职的孙林宏、韩易株考研至华南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1个毕业班7个班升学率超50%。其中材料类 “师昌绪”班升学率高达87.1%,多名学生在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英语竞赛等省部级以上竞赛获奖14项,累计发表SCI论文5篇。学院不断推进“师昌绪班”人才培养新模式,采取学术导师制及个性化教学方式,发挥材料类“师昌绪”班龙头效应,以“增补淘汰”机制倒逼人才培养循环与更新,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内生动力,通过“一个人带领一群人,一群人带领一群人,一个班带领多个班”的系统 “帮带”措施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今年2017级材料科学与工程1班和金属材料工程1班升学率接近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