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深深激励着我们这些奋战在一线的干部职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将发扬‘铁道兵’精神,打造荆荆铁路精品工程,为湖北建设综合交通枢纽贡献力量。”7 月8 日,中铁十一局四公司荆荆铁路 1 标项目部经理杨海桥对记者激动地说。
荆荆铁路连接荆州与荆门,是我省重点铁路项目。全长约 77 公里,设计时速 350 公里,设车站 3 座,总投资约 110亿元,预计建设工期 42 个月。中铁十一局四公司承担了其中 24.5 公里的建设任务。进场不到一个月,眼下正进行主体施工前的拌合站、便道、制梁场、钢筋厂等施工建设。
走进 1 号拌合站建设现场,映入眼帘的是依次排列的搅拌机组的 20 个巨型罐体。不远处,一排排厂房已经建好。蹚着泥浆,记者走进场地,一辆辆搅拌罐车进进出出。
各个片区一片繁忙。路旁的挖掘机正在挖土;5 名工人配合喷灌机浇筑场地;十几米高的梁柱上,工人正给罐体“搭房子”,减少拌合站后期的噪音和粉尘污染;配料车间内,正在安装水电设施。现场虽然繁忙,但拌合站的主体——中心检测实验室、配料间、搅拌机组、工人宿舍已基本完工。
“现有十几个工序同时施工,50 多名工人在现场干活。”拌合站站长杨庆文走上前说,
“为了早日完工,我们加班加点干”。
眼前的杨庆文瘦小、皮肤黝黑,声音沙哑。
“你今年五十几岁了?”
“他才 39岁。”面对记者询问,站在一旁的项目部办公室主任鲁天恒笑了起来。他说,这是一个月以来加班加点干活,晒成这样的。“只要不下大雨,工地 24 小时施工,所有工人基本上黑了一圈。”
杨庆文有 12 年拌合站施工经验,“走南闯北,从没干过这么大的拌合站。”杨庆文说,拌合站占地 60 亩,每小时可生产约150立方米混凝土。
6 月 12 日,宿舍还没建好,工人们已经进场干活。
“工地 24 小时三班倒不停工。下雨天,工人穿着雨衣干。雨太大,就在室内干。”杨庆文介绍,因为工期紧,十几个工序同时施工,又要保证施工安全,现场负责人和项目部负责人几乎 24小时盯守现场。
为保证混凝土的生产质量和环保所需,拌合站安装了各种智能化生产、环保设备和系统。拌合站安装了污水处理设施,对残渣和污水进行处理,并对水资源进行重复利用。配料间安装了红外线,未经检测的配料一旦有人闯入使用,就会报警。水泥、沙子、碎石等检测数据都备案留存,直接上传到业主单位。
据介绍,1号拌合站将于7月中旬验收,随后开始铁路桥梁主体施工。根据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部署,作为“建成支点”的重要举措,湖北将按照“增密、互通、提质”要求,建设“米字型、十通向”高铁枢纽网,加快打造现代综合交通枢纽。
荆荆铁路通车后,荆门人将彻底实现高铁梦,至荆州的铁路通达时间将缩短至 20 分钟。同时,将成为联系“宜荆荆恩”城市群和“襄十随神”城市群的一条高铁纽带,大大提升两大城市群的经济人口集聚能力和引领辐射作用。
“这是荆门第一条高铁,荆门人民群众翘首以盼期望良久。我们将抢抓进度,确保工期,全力以赴,精心建设,高质量打造高铁‘湖北样板’。”杨海桥自信满满。
(林晶)